[实用新型]防刮机构以及极耳模切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3241.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赵云;林细福;杨军;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以及 极耳模切刀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刮机构以及极耳模切刀组。
背景技术
对于电池极片的模切工艺,在EFM(Ear Forming Machine,极耳成型机)模切极耳成型工序中,由于受到基材(铜铝箔)来料的影响,且后续基材设计朝轻薄化方向发展,因此将带来极片模切极耳成型后塌陷的隐患进一步使塌陷问题越来越严重。极耳不受控的塌陷会导致极耳在通过模切刀组的下刀口的时候刮到下刀口,进而引起极片或极耳破损,严重时将导致裂口和断带,使模切极耳成型工序的优率和生产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极耳成型后塌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措施防止极耳刮到刀口:调节前后调节辊撑极片,调节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影响极片走带时张力;弹簧式防刮,由于弹簧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卡死失效且安装方式会导致上下刀模冲切受力不均,影响刀模使用;固定式内防刮,由于无法调节刀口间隙,使用十分不方便。且这些方式均存在着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电池的极片的极耳设计会同样适用于其它可使用的电子产品的极片设计,例如电容器中的极片同样也采用极耳。由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极片在模切极耳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机构以及极耳模切刀组,其能避免极耳成型后塌陷导致刮到下刀口且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刮机构,包括:防刮头,包括:连接部;以及防刮部,位于连接部的侧方,固定连接于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并向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连接部分离地向下倾斜延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模切刀组,包括:第一刀模块,包括第一上刀和第一下刀,第一上刀与第一下刀上下相对设置,第一上刀具有第一下表面,第一下刀具有供第一上刀出入的第一下刀口,第一上刀与第一下刀口配合以进行冲切,第一下刀口具有沿极片的行进方向处于下游的第一前缘和处于上游的第一后缘;第二刀模块,与第一刀模块并排设置并位于第一刀模块上游,包括第二上刀和第二下刀,第二上刀与第二下刀上下相对设置,第二上刀具有第二下表面,第二下刀具有供第二上刀出入的第二下刀口,第二上刀与第二下刀口配合以进行冲切,第二下刀口具有沿极片的行进方向处于下游的第二前缘和处于上游的第二后缘,极片在第一刀模块和第二刀模块之间冲切形成极耳,且在第二刀模块形成下一个待冲切成型的极耳的极耳前缘;其中,第一上刀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防刮机构,所述一个防刮机构的防刮头的连接部固定于第一上刀的底部,以使第一上刀带动所述一个防刮机构的防刮头能够在第一下刀口内上下运动,且所述一个防刮机构的防刮头的防刮部与第一上刀的第一下表面间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防刮机构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刮机构组成极耳模切刀组时,将一个防刮机构的防刮头的连接部固定于极耳模切刀组的第一刀模块的第一上刀的底部,防刮机构的防刮部形成供极耳行进的第一引导通道且当极耳通过该第一引导通道时防刮机构的防刮部引导并支撑极耳越过第一下刀口的第一前缘以避免极耳塌陷刮到第一下刀口的第一前缘,从而防止极耳成型后因塌陷刮到第一下刀口而损坏。另外,这种形式的防刮头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刮机构的装配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防刮机构的防刮头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防刮机构的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模切刀组在待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模切刀组在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深色部分为极片上待切除的部分;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极耳模切刀组在一个极耳已成型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冲切形成的极耳沿极片的行进方向行进时在受防刮机构支撑的位置处的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刀模块311连接部
11第一上刀 312防刮部
111第一下表面3121前端
12第一下刀 313固定部
121第一下刀口3131第二固定孔
F1第一前缘 32固定板
R1第一后缘 321第一基板
2第二刀模块322第二基板
21第二上刀 3222第一固定孔
211第一下表面33螺丝
22第二下刀 L长度方向
221第二下刀口4极片
F2第二前缘 41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3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含化阿胶生产的切胶机
- 下一篇:一种齿轮泵上盖30度斜孔专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