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资产追踪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3646.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2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孙谦晨;叶金晶;孙浩;钱蓉;孙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G01S1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中燕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功耗 寿命 资产 追踪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资产追踪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军需物资多存放于野外,并采用传统GPS传感终端进行定位。然而,传统GPS传感终端通常采用普通非充电电池供电,因此,一方面由于没有持续能源供应,往往容易导致物资管控中断,为管理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当需要长时间(如3年)供电时,必须携带大容量电池,有时甚至需要几公斤电池,导致终端体积较大,而且传统GPS传感终端的体积未经过优化设计,所以容易被敌对分子发现破坏。
国际上对资产追踪设备的研究多集中于小体积和长寿命方面,有多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尝试。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研究人员设计了三层PCB 叠装的方案,将追踪设备体积缩小到2×2×2cm3,然而该结构由于采用了压电捕获能源模式,能量密度低,只能供应数小时的能量。在长寿命技术研究方面,飞思卡尔在低功耗技术上开始了探索,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了ARM Powered微控制器Kinetis KL02,具有高速MCU唤醒、处理和返回睡眠模式配置,以及灵活的低功耗模式和外设,可以用最小的电力预算实现最大的系统寿命。将该芯片运用于追踪设备后,尽管可以降低单个装置的功耗,但未考虑整个设备的能耗。
国内主要从事资产追踪设备及数据采集系统长寿命和低功耗技术研究的有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重庆邮电学院、中南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等,主要侧重于网络通讯机制优化、降耗等方面的研究。南京邮电大学陈正宇,重庆邮电学院杨翰超,中南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谭长庚等人对网络睡眠机制开展了研究,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网络优化降低节点能量损耗。另外中科院电工所、半导体所、广州能源所对能源微型化技术开展了理论探索,中科院电工所侧重于光伏微能源研究,2006年研制出包含能量转换系统、储能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光伏微能源系统,该系统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集成的自治微系统实现了能量的智能存储、能源的自动切换、稳定的电压输出,无需维护,然而调研未见相关性能结果报道,也未见微能源体积有关数据。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学术带头人徐进良博士2006年研制出能量密度高、供能时间长、重量轻的微尺度燃烧及微燃烧透平发电微能源系统样机。同济大学黄晓生开展GPS 实时货物跟踪系统的设计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2(1)(2005)P49),根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GPS的实时货物跟踪系统。利用该系统,客户可以通过Internet实时查询货物当前的位置、状态、估计到达时间等信息,企业则可以对其移动的车船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导航、接警等处理。然而,该方案不能进行三维定位,也未提及终端体积和功耗及寿命参数要求。
此外,专利号为CN201320522364.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降物资的定位追踪装置”,所述定位追踪装置主要适用于空投物资定位,其绑定在需空投的物资上,包括定位天线、定位装置、主控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天线;所述定位装置连接定位天线,获取空降物资的位置信息,并传输至主控装置。然而,该实用新型只可以定位XY平面位置,不能检测高度,且同样未提及功耗指标、体积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资产追踪终端,用于实现对资产的远程实时追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资产追踪终端,包括三维定位装置、远程传输装置、MCU、能量储存装置、能量捕获装置以及充电控制电路;
所述MCU与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远程传输装置分别连接,其设置为控制所述三维定位装置采集待追踪资产的三维位置信息,以及控制所述远程传输装置将所述三维位置信息上传至一远程上位机;
所述能量储存装置与所述MCU连接,其设置为给所述MCU供电;
所述能量捕获装置与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连接,其设置采集光能并将采集到的光能转换成电能以给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充电;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和所述能量捕获装置分别连接,其设置为采集外部环境光强和能量储存装置电量,并根据所述外部环境光强和能量储存装置的电量控制所述能量捕获装置进行充电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3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
- 下一篇:多级一体式地面火炬燃烧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