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6892.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新;邓中应;谭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199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电气技术领域,随着功率电路的转换能力不断加大,功耗随之增大,各种电子部件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热量,带来了散热问题,随之产生了散热器。散热器一般采用直接在CPU等芯片上安装散热铝型材等,再配合散热风扇进行散热,而对于较大设备,一般则利用热管等元件与散热铝型材及风扇配合实现散热。,散热器中散热块直接连接产生热源的电子部件,其导热路径单一,导致散热器的导热速度较慢,所以目前散热器的散热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具有四个沟槽;二根第一U型导热管,分别具有二个第一线性管及第一U型管,所述二个第一线性管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U型管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二根第一U型导热管的二个第一U型管设置于所述四个沟槽中位于中间的二个沟槽,其二个第一夹角相对;二根第二U型导热管,分别具有二个第二线性管及第二U型管,所述二个第二线性管连接所述第二U型管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U型管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二根第二U型导热管的二个第二U型管设置于所述四个沟槽中位于外侧的二个沟槽,其二个第二夹角相对,所述二根第二U型导热管位于所述二根第一U型导热管的外侧;散热块,具有多个散热片,每一个散热片具有多个穿孔,所述二根第一U型导热管的四个第一线性管及二根第二U型导热管的四个第二线性管穿过所述每一个散热片的多个穿孔;二个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散热块的两侧,并固定于所述底板;以及风扇组,设置于所述二个支撑架,并位于所述散热块的一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夹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个第一U型管呈V型,所述二个第二U型管呈V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靠近所述底板的所述二个第二U型管的宽度小于穿设于相对的二个第二线性管的每一散热片的二个穿孔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个第一U型管及二个第二U型管焊接于所述底板的四个沟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每一个散热片焊接于所述四个第一线性管及四个第二线性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每一个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及二个安装凸缘,所述二个安装凸缘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其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二个安装凸缘夹设于所述散热块的两端,所述二个支撑架的四个安装凸缘相对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风扇组固定于相对的二个安装凸缘,并位于所述散热块的一端,其入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块,其出风口朝向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本申请的散热器通过多个U形导热管快速将电子部件导至散热块,换句话说,增加导热面积而加快导热速度。然后具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块的散热面积大,更通过风扇组加快散热器的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6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