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346.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斌;黄华健;邹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李彦孚 |
地址: | 5282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栅 支撑 凹面 管束 换热器 | ||
1.一种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两端固定连接的管板,管板之间固定有与壳体轴线平行且两端分别与两侧封头相通的若干组换热管,换热管由沿壳体轴向间隔分布的折流栅固定支撑;
所述换热管管体外壁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凹面和右凹面以及上下对称的上凹面和下凹面;
所述折流栅包括与两端管板平行的折流圈以及两端固定在所述折流圈内等间距分布且相互平行的折流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栅至少由三根拉杆固定,拉杆两端固定在两侧的管板上且与折流栅垂直;
所述折流栅每四个作为一个折流栅组来固定所述换热管管束,折流栅组中相邻折流栅的折流杆之间相互垂直且分别紧压换热管外壁对应的凹面处从左右侧和上下侧四个方向来固定换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固定杆和分段套设在固定杆外壁的定距管,固定杆沿折流圈边沿周向分布且与折流栅垂直,折流栅与管板之间以及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折流栅与折流栅之间均通过定距管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栅之间的间距为50mm-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杆中位于同一折流栅上的折流杆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换热管的管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折流杆呈薄板条形或圆柱体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面、右凹面、上凹面和下凹面均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有凹面与管体经圆弧光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面和右凹面与上凹面和下凹面之间形成交错凹面管段,所述交错凹面管段的凹面节距为1~3倍的凹面直径,所有凹面的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铜管、不锈钢管或无缝钛管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折流栅支撑凹面管管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封头端部分别设有用于管程流体进出的管程入口管和管程出口管,沿所述管程流体逆流方向壳体上方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壳程流体进出的壳程出口管和壳程入口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3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