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的定向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8410.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洪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2;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通讯 定向天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的定向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定向天线,是指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方向上辐射,发射及接收电磁波特别强,而在其它的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则为零或极小。定向天线可以增加辐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保密性,采用定向接收天线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抗干扰能力。但是,现有的定向天线通讯系统在其工作频带的边缘位置,其信号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的定向天线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定向天线系统在整个频带宽度内的信号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无线通讯的定向天线系统,包括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连接至功率分配器,功率分配器连接至定向天线,所述定向天线包括基板,基板的一端设置有有源振子,有源振子连接有馈线,有源振子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振臂,第一振臂与有源振子垂直设置,第一振臂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振臂,第二振臂向基板内侧倾斜设置,第二振臂与第一振臂之间的夹角为145°,第二振臂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振臂,第三振臂与第一振臂平行设置,两个第三振臂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振臂,第四振臂与第三振臂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有源振子包括第一金属壳,第一金属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谐振板,第一金属壳上设置有供第一振臂插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振臂包括与第一凹槽相互插接的插接部,插接部与第一绝缘层的接触面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空腔,插接部连接有振臂主体,振臂主体与基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长度为振臂主体长度的75%~8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振臂与第一振臂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分别与第二振臂和第一振臂相切连接,第二振臂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空腔,每个第三空腔内设置有与第一振臂相垂直的第二谐振板,第二谐振板与第三空腔之前通过第二绝缘层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振臂内设置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内穿有螺旋金属线,螺旋金属线的一端与第二振臂相连,螺旋金属线的另一端与第四振臂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振臂包括两个相互套接的第二金属壳,两个第二金属壳间隙配合,两个第二金属壳之间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螺旋金属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调制解调器和功率分配器之间设置有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连接至调制解调器的输出端,功率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子连接至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第一输入端子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两端并联有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之间通过第三电容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十二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至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十二电阻和第四电容之间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之间,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接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连接至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运放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十三电阻接地,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十八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定向天线的结构,提高了有源振子发射信号的精确度,降低了与其连接的振臂在信号传输中的干扰现象,同时扩展了振臂的有效波瓣宽度,使得定向天线的信号稳定性显著增加。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改善通讯信号的强度,并且可以具有针对性的提高通讯信号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定向天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有源振子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振臂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洪,未经杨永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8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