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9318.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耀;陈雪飞;聂正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里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7 | 代理人: | 江丽娇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打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打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
背景技术
超声波打孔是指利用超声波机对织带进行打孔,使织带孔均匀、对称。通过超声波发生器的作用使超声刀片在半径方向上产生瞬间的伸缩式振动,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磨粒与加工物之间在高加速度状态下反复进行碰撞。其结果是一边使加工物表面产生微小的破碎层,一边对其进行加工,因此能大幅度地降低超声刀片的加工负荷。另外,由于超声波的振动,致使超声刀片与加工物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大大改善了磨粒的冷却效果,并且通过防止磨粒钝化及气孔堵塞等现象的发生,就能够提高加工物的加工质量,并延长超声刀片的使用寿命。超声波打孔特点是超声波打孔具有切口光滑、切边准确等优点,超声波打孔有很多种,有一次超两个孔的,有一次超六个孔的,是织带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
现有技术中,超声波打孔过程中存在打孔效率底,容易出现一次打不透,打不准,一次打不完的问题,并且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情况下会导致模具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模具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模具主体的两侧通过铆钉固定有定位板,所述模具主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开槽,所述模具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孔凿,所述孔凿的截面为圆锥型,所述孔凿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所述孔凿的下方设有下料孔,所述孔凿内的圆孔与所述下料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孔凿设置为两行,每行排列有九个,且行距为30±2mm。
进一步的,所述孔凿的每一纵列之间的距离为100±2mm。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中间的开槽大小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孔凿与所述模具主体通过锻压铸造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对多组孔凿的排布解决了原超声波打孔不能一次全部打完的问题;
2.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定位板解决了原超声波打出的气眼孔位置不居中、不对称的问题;
3.该实用新型通过截面为圆锥型结构设计的孔凿,解决了原超声波不能一次性打穿,且会有线头,会松散的问题;
4.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开槽,有利于长时间工作下克服热胀冷缩,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上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孔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模具主体;2-孔凿;3-开槽;4-下料孔;5-圆孔;6-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模具主体1的两侧通过铆钉固定有定位板6,所述模具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有开槽3,所述模具主体1的上表面均匀设有孔凿2,所述孔凿2的截面为圆锥型,所述孔凿2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5,所述孔凿2的下方设有下料孔4,所述孔凿2内的圆孔5与所述下料孔4相通。
所述孔凿2的行距为30±2mm,所述孔凿2设置为两行,每行排列有九个,且行距为30±2mm,所述模具主体1中间的开槽3大小为2~3mm,所述孔凿2与所述模具主体1通过锻压铸造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机打孔模具,使用时将模具主体1设置在超声波打孔机的超声刀下方,模具主体1上的孔凿与位于模具上方的超声刀片位置相对应,且位于模具主体1的上方的超声波打孔机是由三台打孔机通过同一电路板控制,同时进行打孔,该实用新型通过对多组孔凿2的排布解决了原超声波打孔不能一次全部打完的问题,同时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定位板解决了原超声波打出的气眼孔位置不居中、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截面为圆锥型结构设计的孔凿2,使得原超声波能一次性打穿,且不会有线头,不会松散,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开槽3,有利于长时间工作下克服热胀冷缩,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里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里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9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的极柱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