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谷电蓄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9712.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顾向明;姚利森;彭才元;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张华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蓄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家庭谷电蓄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全国仍有可观比例的家庭及企业全年尤其是冬季仍然依靠燃煤蒸煮、洗浴、取暖。然而近几年,我国各地雾霾、PM2.5超标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国务院及各省市纷纷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实施方案。利用更加环保的热能利用方式已提上日程,“煤改气”、“煤改电”已成为大势所趋。其中“煤改电”方向是利用国家谷电政策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家庭利用谷电电能间接供热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晚间谷电期间利用电能对蓄热器蓄热,在日间供家庭热利用,家庭利用谷电蓄热系统将成为“煤改电”解决方案发展的主流。
目前一般家庭多采用实时供电或者燃煤来满足日常的热能需求,而家庭户的热能需求通常在日间,日间非谷电时间家庭电能利用成本高,且对整个电网的负担大,而燃煤热利用率低且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谷电蓄热利用系统,一般集中在蓄热取暖方向,热能利用方向单一,不能满足家庭综合热能需求,进而导致家庭整体热能需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谷电蓄热系统热能利用方向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家庭谷电蓄热利用系统,开创了家用热能利用的新方式,提高了热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家庭热能利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谷电蓄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箱进水口连接市政水管,水箱一侧设有放热循环回路,放热循环回路为:水箱连接放热循环泵,放热循环泵连接有蓄热器,蓄热器回连至水箱,水箱还连接有洗漱用水管。蓄热器为电蓄热器,电蓄热器一般在夜间利用谷电蓄热,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随时连接市政电蓄热。当水箱内的水温度较低时,谷电蓄热器进入放热循环:启动放热循环泵,将水箱的水送入蓄热器换热加温,然后回流至水箱内,提升水箱水的温度,水箱内的水可以用来洗漱。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还设有采暖换热管,采暖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采暖回水管和采暖送水管。采暖换热管可以采用设置在水箱内的换热盘管,采暖回水与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采暖送水满足室内的采暖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采暖回水管上设有采暖循环泵。
作为优选,所述放热循环回路中,蓄热器回连水箱的管道上分支设置向家庭供给蒸煮用蒸汽的蒸汽输出管。水箱水经过蓄热器换热后变成水蒸气,可以通过蒸汽输出管输出用于家庭蒸煮。当蒸汽输出管截至时,蒸汽进入水箱,进行完全换热,使水箱水温升高。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器和水箱之间设有防止逆流的止回阀,止回阀设置在蒸汽输出管分支点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放热循环泵和蓄热器之间设有止回阀。
作为优选,所述蓄热器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截止阀。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水箱的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放热循环泵。通过水箱水温来控制放热循环泵的启停。
作为优选,所述放热循环泵的前侧还连接有纯净水管,纯净水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水箱和放热循环泵之间设有截止阀。当用户对水质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纯净水管代替水箱往放热循环泵送水,用于蒸煮。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水箱、蓄热器、采暖回路的循环换热,对谷电期间的蓄热进行综合利用,满足家庭洗漱、采暖、蒸煮各方面的用热需求,提高谷电蓄热的用热比例,替代煤炭用热和峰电用热,优化能源使用结构,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采暖换热管,3、温度传感器,4、放热循环泵,5、止回阀,6、蓄热器,7、截止阀,8、采暖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工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9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戒指(猫眼石)
- 下一篇:戒指(RS0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