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自取电无线通讯电机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9857.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征凯;谷立臣;李鹏举;温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取 无线通讯 电机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电机进行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需长距离接线的交流电机电流信号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机械、机电、工程设备等工程应用中,对于交流电机中定子绕组的三项交流电流的在线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很多工程情况下,通过对电机三相绕组中电流的测量,可以获知电机运行状态、功率耗损和故障位置及机理。而电机三相绕组中电流信号的测量通常是通过在绕组上安装电流测量传感器测量来获得的。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对电机三相绕组进行多次接线和调试安装,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长距离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也破坏了电机的安装结构,使用不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长距离电源线和信号线接线的电机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交流电感应自取电和无线通信方法,解决现有电机在线监测装置安装操作复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取电无线通讯电机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接线盒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电机接线盒内电机连接线的电流强度并将所述电流强度发送给监控主机,所述监测装置上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监测装置产生的感应电流用于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自动充电并为所述监测装置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流传感器和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所述连接线贯穿设置在所述电流传感器内,用于采集所述连接线的电流强度并发送给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感应线圈,所述连接线贯穿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内,用于将产生的感应电流经过交直流转换器转换后直流电给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感应线圈分别包括三个,三个所述电流传感器水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三个所述感应线圈对应设置在所述电流传感器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通信芯片,所述控制通信芯片与所述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连接,用于将转换后的电流强度信号发送至监测主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通讯天线,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控制通信芯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用于测量电机接线盒内连接线的电流强度,将得到的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方法传送给监控主机,无需外接信号线,内部设置可充电电池对整个检测装置进行供电,无需外接电源线,极大地减少了安装操作所需时间,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连接线贯穿电流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无磨损,便于安装和维护。
进一步的,连接线贯穿感应线圈,对电机交变电流产生的感应电磁场产生感应电,经过交直流转换成直流电给充电电池充电,不需要配制外部电源。
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取电感应线圈产生电能给设备提供使用电,再利用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三根电机连接线的电流强度,安装方便,操作方便,在对电机电流信号进行在线监测时,无需通过其他装置反复测量,极大地减少了安装操作所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电路板;3.感应线圈;4.电流传感器;5.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6.交直流转换器;7.控制通信芯片;8.可充电电池;9.电机连接线;10.通讯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尺寸能够与电机接线盒配合安装的监测装置外壳1和安装在监测装置外壳1内部的监测装置,安装在监测装置外壳1上的通信天线10,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电机接线盒内电机连接线9的电流强度,通讯天线10用于将所述电流强度发送给监控主机。
请参阅图2所示,监测装置包括电路板2,电路板2上安装有取电感应线圈3(与三项交流电相配合,共有3个)、电流传感器4(与三项交流电相配合,共有3个)、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5、交直流转换器6、控制通信芯片7和可充电电池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9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箱电机寿命测试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装饰罩(皮卡PP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