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696.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一般用于大中型的制冷系统中,并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以分离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使得自蒸发器而来的制冷剂均可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吸气口进入压缩机,进而可防止液态的制冷剂对压缩机造成的液击。
请参考图1-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立式气液分离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通常为立式结构,包括上端盖01、筒体02、下端盖03、进管05和出管06,该上端盖01、下端盖03与筒体02共同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上述进管05和出管06均设于该上端盖01并延伸至上述腔体中,出管06为U形管,且该出管06进口端的高度高于进管05出口端的高度。该气液分离器通过设于其底部的安装板04进行安装固定。
当气液混合制冷剂从进管05进入时,气态制冷剂在腔体中随气流扩散,并逐渐上浮,进而集聚于腔体的上部,而液态制冷剂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该腔体的下部,以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集聚于腔体上部的气态制冷剂可通过该出管06的进口端进入,并在出管06中流动。该出管 06的底部设有回油孔062,当气态制冷剂经过该回油孔062时,可吸取腔体内的冷冻油,并一起从出管06的出口端进入压缩机内,以对压缩机起到润滑作用。该出管06还设有均压孔061,该均压孔061的高度高于回油孔 062,并位于该回油孔062的下游(气态制冷剂自回油孔062流动至均压孔 061),以平衡初始启动时出管06内部和腔体内部的气压。
但是,由于该气液分离器为立式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垂直度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且由于设备的高度较高,垂直度的细微偏差都有可导致设备顶部进管05和出管06安装位置的偏离,进而影响该气液分离器与蒸发器及压缩机的对接。
另一方面,在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压缩机的不断震动,该立式的气液分离器容易产生晃动,安装稳定性差,且不断地晃动也会导致气液分离器下部连接结构的疲劳断裂,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此外,上述气液分离器中的出管06为U形管,该U形管的整体长度较长,基本相当于该气液分离器高度的两倍,耗材较多,不利于节约成本。同时,较长的出管06也会占用腔体内部较多空间,使得腔体的有效容积减小,若要保证腔体内部的有效容积,则需增大该气液分离器的整体容积,这又将导致该气液分离器成本的增加。
针对上述缺陷,如何提供一种安装过程简单、安装结构稳定、且可增加内部有效容积的气液分离器,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过程简单、安装结构稳定、且可增加内部有效容积的卧式气液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和设于该筒体左右两端的端盖,两所述端盖和所述筒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端盖设有进管和出管,所述出管包括直管段和V形管段,所述直管段穿设于所述端盖,所述V形管段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V形管段的V 形开口朝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液分离器为卧式结构,设备整体高度较低,安装过程中不存在垂直度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安装过程简单。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晃动,安装结构较为稳定。
另一方面,较之立式结构,卧式气液分离器的腔体底部具有更大的面积,自进管落入腔体底部的液态制冷剂可获得更大的流动范围,便于液态制冷剂的二次气化。且当腔体底部积累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并形成液池时,自进管落下的液态制冷剂又可对该液池进行冲击,并形成涡流,以进一步地促进该液态制冷剂的二次气化,从而提升本实用新型卧式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
此外,该卧式气液分离器所使用的出管包括V形管段,在同等容器结构前提下,V形管段的长度较之U形管大幅缩短,从而可节约材料成本。同时,也可避免出管占用腔体内部过多的空间,进而增大腔体内部的有效容积。
可选地,所述进管和所述出管分别设于所述筒体两端的所述端盖。
可选地,所述进管和所述出管均设于所述筒体一端的端盖。
可选地,所述进管的出口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出管的进口端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V形管段的底部设有回油孔。
可选地,所述出管位于所述腔体的部分还设有均压孔,所述均压孔位于所述回油孔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筒体外周壁的底部设有安装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立式气液分离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