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电能表的端子座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883.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阎忠华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电能表 端子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电能计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效率高、电表发热量低的单相电能表的端子座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国网单相电能表的相线继电器组件上共连接有6根导线,分别是:相线进线端电压取样连接导线、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前端连接导线、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后端连接导线、相线出线端电压取样连接导线、驱动线圈正极连接导线、驱动线圈负极连接导线。
由于各条导线均为软线,导线位置是不规则随意分布的。在把继电器组件装配在电表的端子座组件上时,由于导线的干扰,不能用自动机械手去抓取继电器组件,只能靠手工把继电器组件拿起来放在端子座上。
在零线互感器组件上,有两根信号导线,两根信号导线的位置是不规则随意分布的。在把互感器组件装配在电表的端子座组件上时,由于导线的干扰,不能使用自动机械手抓取互感器组件,只能靠手工把互感器组件拿起来放在端子座上。
在互感器组件放置在端子座上之后,还要把一根带圈导线一同重叠放在互感器组件的铜板上,然后用螺钉固定在端子座组件的铜端子上。由于两根互感器信号线和一根带圈导线的干扰。上述的这些操作都不能实现机器操作,只能靠人工操作来完成。
目前的国网单相表的端子座和电路板装配方案,由于采用导线连接,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的缺陷:
所有操作均不能实现自动化,只能依靠手工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
手工拧螺钉,可能存在漏拧螺钉或螺钉没有拧紧的隐患,影响产品质量。要手工把9根导线穿过电路板的孔然后焊接,可能存在导线焊错位置的隐患,影响产品质量。手工使用电烙铁焊接导线,可能存在虚焊、漏焊等质量隐患,影响产品质量。继电器组件以及互感器组件和端子座的铜端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螺钉压接,需要用4组螺钉垫圈组合,成本较高。继电器组件以及互感器组件和端子座的铜端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螺钉压接,接触电阻较大,使电表的发热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能表装配效率低,电表发热量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电表发热量低的单相电能表的端子座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相电能表的端子座总成,电能表包括继电器和互感器,包括4个铜端子和用于容纳各个铜端子的端子座,继电器上设有与继电器电连接的2块第一金属连接板,互感器上设有与互感器电连接的2块第一金属连接板,每个铜端子上均设有插槽和与插槽联通的轴向孔,每个铜端子上均设有与轴向孔联通的螺钉孔,4块第一金属连接板分别插入4个铜端子的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将继电器上原有的6条导线全部取消,改成2条取样焊针、1条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前端焊针、和设于继电器上的1条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后端焊针、1条驱动线圈正极焊针和1条驱动线圈负极焊针,6条焊针可以直接插入电路板焊接的焊针;将互感器上原有的两根信号导线取消,改为2个信号焊针。另外,取消用作零线进线端电压取样用的带圈导线,在互感器电流铜板上设计一个焊针,以此来代替原来方案的带圈导线。
本实用新型和电路板的装配过程如下:
第一步:把两个铜端子与继电器的两个第一金属连接板插接,并将两个铜端子放入端子座中;
第二步:把两个铜端子与互感器的两个第一金属连接板插接,并将两个铜端子放入端子座中;
第三步:将盖板盖到端子座上,压住各个铜端子;
第四步:把电路板装在端子座、继电器和互感器组成的组件上,9根焊接针插入电路板上对应的孔中;
第五步:对装配好的端子座和电路板进行自动化波峰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没有导线的干扰,所有装配工作都可以由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来完成,不用人工操作;
插入电路板的不是导线,而是硬性的焊针,不会出现插错位置的情况。
焊接的质量更有保证,简化了生产装配的工艺,焊接的接触可靠性更高,连接处接触电阻更小,电表发热量更少。
作为优选,与继电器连接的2块第一金属连接板上均设有取样焊针,与互感器连接的1个第一金属连接板上设有取样焊针。
作为优选,与继电器连接的1块第一金属连接板上还设有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前端焊针,继电器上还设有相线进线端锰铜分流器后端焊针。
作为优选,端子座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设于壳体上的4个分隔的容纳凹槽和盖板,每个容纳凹槽前端均开口,相邻容纳凹槽之间设有隔板。
壳体左前部和右前部均设有电路板支撑座,每个电路板支撑座均呈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电子电度表
- 下一篇:一种导线与电能表连接专用连接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