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加工工件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893.8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日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减震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6 | 分类号: | B23B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4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加工 工件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床加工工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是传统的金属切削机器,常用来加工轴类或盘类等回转类零件,加工零件时操作者根据图样要求,通过不断改变刀具的运动轨迹使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最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现有技术中,轴类零件通过自动上料进入卡盘固定时,难以保证轴向的尺寸和定位,需要人工进行装夹,人工打开车床门装夹加工工件,关闭车床门继续加工。安全系数低,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人工操作难免出现误差,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而采用机械手进行装夹虽然可以降低操作者劳动强调,安全系数高,但是加工成本高,重要的是不同规格的工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人工操作,加工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加工精度高的车床加工工件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床加工工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于车床机架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气缸和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气缸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有T形连动板,连动板的一端可在所述导向槽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于卡盘斜下方,定位杆与车床卡盘的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气缸和导向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滑轨上。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大于等于可伸缩定位杆的中心线和车床卡盘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定位杆内设有弹簧,弹簧顶部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可在设于定位杆端部的滑槽上移动。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连动板上设有三角形加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件进入卡盘时,通过气缸上的活塞杆往上移动,使定位杆到达指定位置与工件平齐,定位杆的顶柱顶住工件的一端,实现工件的轴向定位,同时,可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尺寸调节气缸和导向块的轴向位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工件。减少了人工操作,加工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机架,2-支撑板,3-气缸,301-活塞杆,4-导向块,5-导向槽,6-连动板,7-加强板,8-固定板,9-固定套,10-定位杆,11-弹簧,12-顶柱,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床加工工件的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2),支撑板(2)固定于车床机架(1)上,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气缸(3)和导向块(4),导向块(4)上设有导向槽(5),气缸(3)为常用设备,主要由缸筒、活塞、活塞杆(301)、密封圈、磁环,法兰等组成,气缸(3)通过气管连接压缩机实现进气和出气。气缸(3)上的活塞杆(301)通过其配套螺母连接有T形连动板(6),连动板(6)的一端可在导向槽(5)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8),该固定板(8)上安装有固定套(9),固定套(9)内连接有定位杆(10),定位杆(10)内设有弹簧(11),弹簧(11)顶部连接有顶柱(12),顶柱(12)可在设于定位杆(10)端部的滑槽(13)上左右移动,顶柱(12)和弹簧(11)的设置可以缓冲工件进入卡盘时的冲击力,避免工件损伤。不在工作状态时该定位杆(10)设于卡盘斜下方,定位杆(10)与车床卡盘的中心线平行。
支撑板(2)上设有滑轨,气缸(3)和导向块(4)通过螺栓固定于滑轨上,可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尺寸调节气缸(3)和导向块(4)的轴向位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工件。导向槽(5)的长度大于等于可伸缩定位杆(10)的中心线和卡盘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连动板(6)上设有三角形加强板(7),增加连动板(6)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待加工工件的轴向加工点固定好定位杆(10)的轴向位置,启动压缩机往气缸(3)内充气使活塞杆(301)往上移动,使定位杆(10)的中心线与卡盘中心线对齐,工件从自动进料装置进入卡盘时,工件的冲击力会先使弹簧(11)压缩然后恢复,顶柱(12)将工件往回顶至加工点,活塞杆(301)往下移动,刀具即可对工件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减震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减震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