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带级联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1831.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单元化的可任意级联的铜带级联转换器。
背景技术
插座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简便与舒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种电器化产品应运而生,插座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为了应对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插座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具有双位国标五孔插孔、四位国标五孔插孔、四位国标五孔插孔加四位国标两孔插孔等等。插座产品生产时,需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生产不同类型的铜带,工艺重复繁琐、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不同插座产品生产时通用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铜带级联转换器,通过级联实现产品多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包括L极铜带和N极铜带,所述L极铜带具有L极主体以及自所述L极主体延伸的L极插套,所述N极铜带具有N极主体以及自所述N极主体延伸的N极插套,其中,还包括铜带连接结构,所述铜带连接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铜带级联转换器的L极主体以及N极主体之间,相邻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L极主体以及N极主体分别通过所述铜带连接结构同极连接。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E极铜带,所述E极铜带包括E极主体以及自所述E极主体延伸的E极插套,所述铜带连接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铜带级联转换器的E极主体之间。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带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夹,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插入体。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夹上的限位凹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体上的限位凸部。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夹上的限位凸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体上的限位凹部。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包括平板夹体和与所述平板夹体相连接的弯折夹体,所述插入体与相连接的所述L极主体、N极主体或E极主体之间具有限位台阶。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于相邻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相连接时,所述平板夹体通过所述限位台阶限位,且所述平板夹体与相邻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所述L极主体、N极主体或E极主体平齐。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N极主体位于所述L极主体和E极主体之间,所述L极主体和所述E极主体相平行,所述L极主体与所述N极主体相垂直。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中间件,所述N极主体和所述第一/第二N极插套之间分别具有与所述中间件进行卡接的连接加强部。
上述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加强部一体成型于所述N极主体的两侧,且所述连接加强部与所述N极主体呈U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采用模块单元化形式,可根据需要任意级联组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个铜带级联转换器未级联);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个铜带级联转换器级联);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铜带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未插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铜带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已插接);
图5为实用新型的铜带级联转换器的铜带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铜带级联转换器
100 L极铜带
110 L极主体
120 第一L极插套
130 第二L极插套
200 N极铜带
210 N极主体
220 第一N极插套
230 第二N极插套
240 连接加强部
300 E极铜带
310 E极主体
320 E极插套
400、410、420、430 铜带连接结构
411 第一连接结构
411a固定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1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定位功能的D‑SUB连接器
- 下一篇:连接器的弹性卡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