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2223.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时贵;张国柱;夏才初;雍睿;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隧道 仰拱层埋式 地温 热交换 装置 | ||
1.一种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该隧道包括路面、隧道二衬和隧道仰拱,路面上方为所述隧道二衬,路面下方为回填层,所述回填层位于所述隧道仰拱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仰拱和回填层之间设置热交换层,所述热交换层的入水口与供水管连通,所述热交换层的出水口与回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均与用户端或热泵连接形成封闭循环管路,所述热交换层上方设置防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回填层的底面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层内设置止水隔断,所述止水隔断将所述热交换层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分别与各自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形成封闭循环子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隔断的一端设有缺口,带有缺口的止水隔断相邻的分区相互贯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止水隔断的缺口错位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层内填充透水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的两端设有水管沟,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位于所述水管沟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隧道仰拱层埋式地温能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层的入水口与供水管之间、所述热交换层的出水口与回水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东南大学,未经绍兴文理学院;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22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