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电磁屏蔽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2991.5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32B15/04;B32B9/00;B32B9/04;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大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电磁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静电电磁屏蔽膜。
背景技术
为了屏蔽产生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来自外部的电磁干扰,而将电磁波屏蔽膜设置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表面。
目前的电磁屏蔽膜结构和功能单一,仅仅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其与外部贴合连接不稳固,并且防静电和抗指纹性能不好,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佳。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电磁屏蔽膜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电磁屏蔽膜,其不仅具有电磁屏蔽功能,还具有防静电和防指纹的功能,并可与外部贴合连接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电磁屏蔽膜,包括有本体,该本体包括有载体层、绝缘层、屏蔽层、导电胶层、保护层、硅胶层、离型层、抗指纹涂层以及防静电涂层;该绝缘层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载体层的表面上,该屏蔽层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绝缘层的表面上,该导电胶层通过热压的贴覆在屏蔽层的表面上,该保护层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导电胶层的表面上,该硅胶层涂覆在载体层的底面上,该离型层贴覆在硅胶层的底面上,该抗指纹涂层涂覆在保护层的表面上,该防静电涂层涂覆在抗指纹涂层的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为48-52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6-8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1μm,其为合金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胶层的厚度为8-12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的厚度73-77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10-15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指纹涂层的厚度为5-8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静电涂层的厚度为10-12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外周侧面形成环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设置屏蔽层和导电胶层,实现了很好的电磁屏蔽功能,以及配合抗指纹涂层和防静电涂层的设置,实现了较佳的抗指纹和防静电功能,产品不容易沾污并留下指纹,不会产生静电,产品使用性能更好,此外,通过设置有硅胶层,可随意粘贴,贴合连接稳固可靠。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 11、载体层
12、绝缘层 13、屏蔽层
14、导电胶层 15、保护层
16、硅胶层 17、离型层
18、抗指纹涂层 19、防静电涂层
101、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该本体10包括有载体层11、绝缘层12、屏蔽层13、导电胶层14、保护层15、硅胶层16、离型层17、抗指纹涂层18以及防静电涂层19。
该绝缘层12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载体层11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11的厚度为48-52μ,所述绝缘层12的厚度为6-8μm。
该屏蔽层13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绝缘层12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层13为合金材料,其厚度为0.1μm。
该导电胶层14通过热压的贴覆在屏蔽层13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层14的厚度为8-12μm。
该保护层15通过热压的方式贴覆在导电胶层14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15的厚度为73-77μm。
该硅胶层16涂覆在载体层11的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层16的厚度为10-15μm。
该离型层17贴覆在硅胶层16的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17为PET材质。
该抗指纹涂层18涂覆在保护层15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指纹涂层18的厚度为5-8μm,其为透明塑胶材质。
该防静电涂层19涂覆在抗指纹涂层18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涂层19的厚度为10-12μm,其为透明塑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2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信号屏蔽装置
- 下一篇:屏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