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3056.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得到广泛普及。现有的大多数智能终端都采用触控方式进行控制,例如,智能终端上设置有虚拟的触控按键,该触控按键内设置有电容,通过检测触控按键的电容的电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到该触控按键是否被点击,智能终端进而根据检测结果作出响应。传统的触控按键仅通过电容检测这一方式获取对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因此,由于其获取控制指令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智能终端的按键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不丰富,缺乏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传统智能终端的按键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不丰富,造成智能终端操作缺乏灵活性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
一种触控按键,包括:感应电容,所述感应电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至少一个为压敏电阻,且所述压敏电阻设置有两个连接位,两个所述连接位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为压敏电阻,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为压敏电阻,所述连接位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为环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导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一导体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设置为环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导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体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二导体开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为压敏电阻,所述连接位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导体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位连接。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键位,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按键,所述触控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位。
上述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通过检测感应电容的电容变化,以及通过压敏电阻检测第一导体和/或第二导体上的压力的变化,进而分别根据电容变化和压力变化进行不同的响应,使得按键功能更为丰富,且使得智能终端操作的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触控按键与模数转换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3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校园景观栈道
- 下一篇:一种全部解失败下的部分解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