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双刮刀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4214.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杨凌杰;赵玉龙;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6;F16K1/42;F16K1/32;F16K41/0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34105 | 代理人: | 朱墨然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刮刀 双向 密封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式双刮刀双向硬密封旋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比较通用的是三偏心多层次蝶阀,但是这种阀门反向承压能力比较差,因此想到采用旋球阀。旋球阀同时兼具蝶阀、半球阀、闸阀和截止阀的功能和优点,又有自身完全与众不同的强大功能和优点,旋球阀不但能在正向压力中可靠地关断,在受到反向压力或反向压力远大于正向压力的情况下同样能可靠地关断。但是现有的旋球阀长时间使用,阀杆的摩擦力增大、阀芯表面容易结垢、阀门密封容易磨损,这些都会影响阀门的启闭以及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旋球阀长时间使用,阀杆的摩擦力增大、阀芯表面容易结垢、阀门密封容易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应管网系统要求且在复杂工况下能够使用的旋球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式双刮刀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包括阀体、阀座、上阀杆、下阀杆和阀芯,所述阀芯与阀座接触处相对于阀座表面形成90°夹角,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阀座在靠近阀体的一侧设有凹入部,所述阀座靠近阀座密封面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挡圈朝向阀芯表面的一面设有若干凹入使得该面呈锯齿形,靠近阀体顶部的阀体上设置有台阶,上阀杆上设置有与台阶配合的台肩,位于台肩上方且靠近阀体顶部处的阀体内设置有填料盖,所述填料盖内设置有若干个填料环,所述下阀杆靠近阀座一端设有球面,所述阀座上设有与下阀杆球面接触的自润滑调整垫,朝向阀杆球面的自润滑调整垫表面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阀体靠近上阀杆和下阀杆处分别设有与上阀杆和下阀杆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与阀体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通过阀座与第一密封圈配合及阀座靠近凹入部与阀体的配合保证双向密封,所述阀芯与阀座接触处相对于阀座表面形成90°夹角从而形成双刮刀、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切除阀芯上的结垢物。阀门启闭阻力小,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B处的放大图。
图4为C处的放大图。
图5为D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靠近填料盖处的阀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活塞式双刮刀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包括阀体1、阀座2、上阀杆3、下阀杆4和阀芯5,所述阀芯与阀座接触处相对于阀座表面形成90°夹角,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阀座在靠近阀体的一侧设有凹入部7,所述阀座靠近阀座密封面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挡圈8,所述挡圈朝向阀芯表面的一面设有若干凹入使得该面呈锯齿形,靠近阀体顶部的阀体上设置有台阶,上阀杆上设置有与台阶配合的台肩9,位于台肩上方且靠近阀体顶部处的阀体内设置有填料盖,所述填料盖内设置有若干个填料环10,所述填料环为楔形、若干个楔形填料环相互配合,所述下阀杆靠近阀座一端设有球面,所述阀座上设有与下阀杆球面接触的自润滑调整垫11,朝向阀杆球面的自润滑调整垫表面上设有复合涂层,所述阀体靠近上阀杆和下阀杆处设有第二密封圈1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阀座与阀体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阀座能够在阀体内活塞运动,具体的可以采用阀座与阀体通过弹簧连接的方式实现(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宜过大)。阀芯与阀座接触处相对于阀座表面形成90°夹角,当阀芯开启或关闭旋转运动时能够直接切除阀芯表面的结垢物。
为了更方便阀座的更换与维修且防止反向承压时阀座吹出,在阀座前设计可更换挡圈,挡圈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阀体,这样方便挡圈和阀座的更换与维修且防止反向承压时阀座吹出。挡圈朝向阀芯表面的一面设有若干凹入使得该面呈锯齿形、这种设计增加了过流面积且制造挡圈时也比较方便、制造出的挡圈不易断裂。
为了更好的的减轻摩擦力,在下阀杆上设计球面与自润滑调整垫形成点接触,接触面更小,从而摩擦力更小。自润滑调整垫上的复合涂层最好是由304不锈钢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而成。
所述阀座在靠近阀体的一侧设有凹入部(或者说阀座尾部设有水线),阀座靠近凹入部处与阀体接触,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采用这种设计减小了轴向密封笔压且与第一密封圈形成双重密封,使阀座更易阻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4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秸秆制作固体燃料方法
- 下一篇:锂基专用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