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4261.9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业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接线盒,属于电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接线盒主要用于防止盒内线路、仪表、仪器等进水而影响其性能。尽管现有防水接线盒在密封性、整体强度及盒体造型等多方面做了改良,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1、防水接线盒的盒盖与盒体密封盖合后,通常是采用常规金属螺丝连接固定的,不仅螺丝容易生锈,影响接线盒的美观,而且每次拆卸接线盒时,都是将螺丝拆开后随意搁置在一旁,或者是螺丝拆开后自行脱落在一旁,这就导致螺丝极易丢失,给用户后续装配带来不便。
2、需借助螺丝刀工具方可对接线盒进行拆装,万一用户找不到螺丝刀工具则会给用户带来拆装上的困扰和不便。
为此,有待于相关从业人员对防水接线盒的上述问题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螺丝在拆卸后从盒盖上脱落,从而寄存在盒盖上避免丢失,且螺丝不会生锈,整体外形美观,同时拆装及使用方便的防水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水接线盒,包括盒体和与之密封盖合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盒盖,所述盒盖上端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低于盒盖上端面的沉台,各所述沉台上分别设置有供对应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盒体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供对应螺丝拧入的螺纹孔,所述螺丝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帽头部、颈部和螺纹尾部,所述帽头部顶面设置有可供螺丝刀刀头插入的凹口,所述螺纹尾部为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的扁状体结构,所述通孔中至少有一段设置为扁孔,所述螺纹尾部可在与所述扁孔对准的情况下穿过该扁孔,所述颈部可自由穿过所述扁孔,所述帽头部被所述扁孔止挡而不能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尾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限位凸点,该限位凸点使得所述螺纹尾部即便在对准所述扁孔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方可使所述螺纹尾部穿过所述扁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尾部的横截面呈腰形,其由相对的两个平面和相对的两个弧面连接而成,其中,两个弧面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所述螺纹,两个平面的上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限位凸点;所述扁孔的横截面也呈腰形。
进一步的,所述扁孔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中段,所述通孔中的上段设置为圆孔,当所述螺丝拧紧后,所述帽头部内藏于该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为塑制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尾部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帽头部顶面的凹口形状对应的凸头。
进一步的,所述凹口为十字形凹口,相应的,所述凸头为十字形凸头。
进一步的,所述帽头部顶面还设置有用于指引用户旋紧或旋松所述螺丝的旋转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纵向延伸并于所述盒体的四个角上形成四个螺纹孔柱,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柱。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盖合面上设置有密封凸条,所述盒盖的盖合面上设置有与之相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帽头部、颈部和螺纹尾部构成的特制螺丝来固定盒体与盒盖,由于螺纹尾部设置成扁状体结构,且盒盖上设置有对其进行限位的扁孔,因此拆卸时,螺丝不会从盒盖上自行脱落,从而寄存在盒盖上避免丢失,并且也能提高用户后续装配的方便性。而螺纹尾部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点,更是进一步确保了螺丝在拆卸后仍能寄存在盒盖上的可靠性。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特制螺丝由塑料材质制作而成,因此可防止生锈,避免对防水接线盒的外观出现不利影响,进而能确保产品整体的美观度。特别是当防水接线盒应用在家居装修中时,其美观效果更加明显。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特制螺丝顶面设置有凹口,底面设置有与之相配的凸头,拆卸防水接线盒时,若一时找不到螺丝刀工具,则可借助与螺丝顶面凹口形状相应的其它工具先拆出其中一颗螺丝,然后利用该拆出螺丝底面的凸头分别将其它螺丝依次拆开即可,反之在装配防水接线盒时,也可将该螺丝当作螺丝刀工具来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接线盒使用的方便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找不到螺丝刀工具时出现的拆装烦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接线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丝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丝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盒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盒体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业,未经陈建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4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