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4670.9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强;黄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鑫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烤箱 内运风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烤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高真空烤箱是通过高真空压力,及高温加热装置的配合下,进行高温烘干脱水,主要用于一些电子行业、五金行业。高真空烤箱普遍采用发热丝进行发热,再通过循环风扇将热量带走进行散热。现有的高真空烤箱一般将发热丝制成团状,通过循环风扇对发热丝进行吹风散热,由于循环风扇送风时在循环风扇中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无风区域,而且冷风吹送到团状发热丝后不能很好的穿透团状发热丝,在团状发热丝一侧即吹散开来,导致散热不均。因此,目前的高真空烤箱内运风方式存在升温时间长、能耗高,且发热丝的热量不能完全有效的被循环风带走导致发热丝温度过高熔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发热丝组及内循环风扇,所述发热丝组与内循环风扇之间设置有导风管,所述发热丝组包括多个内部中空的蜂窝状定型块排列而成,所述定型块缠绕有发热丝。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发热丝组与内循环风扇之间设置了导风管,防止冷风吹到发热丝组后向四周扩散开来,强制使风力集中通过发热丝,发热丝组受风面积更大,更好的带走热量。蜂窝状定型块缠绕发热丝,改善发热丝组的受风面积,使冷风可逐一穿透定型块,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组设置于导风管内,所述定型块的通孔为蜂窝状的导风孔。
设置蜂窝状定型块容纳发热丝,使发热丝能够稳定的维持原状,通过导风孔使内部发热丝更好受到冷风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孔呈圆形、矩形、菱形、梯形、三角形、椭圆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连接轴逐一贯穿定型块的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与内循环风扇同轴心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型块为耐高温陶瓷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缠绕于定型块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穿过相邻导风孔缠绕于定型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设置了导风管防止了冷风向四周散开,发热丝组受风面积更大,均匀性更高,实现了高效散热,避免了发热丝组温度过高而熔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热丝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发热丝组2及内循环风扇3,所述发热丝组2与内循环风扇3之间设置有导风管4,所述发热丝组2包括多个内部中空的蜂窝状定型块5排列而成,所述定型块5内部容纳有发热丝。
所述发热丝组2设置于导风管4内,所述定型块5的通孔为蜂窝状的导风孔6。
所述导风孔6呈圆形、矩形、菱形、梯形、三角形、椭圆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
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连接轴8逐一贯穿定型块5的轴心。
所述连接轴8与内循环风扇3同轴心线设置。
所述定型块5为耐高温陶瓷材质。
所述发热丝缠绕于定型块5内部。
实施例2
一种高真空烤箱内运风加热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发热丝组2及内循环风扇3,所述发热丝组2与内循环风扇3之间设置有导风管4,所述发热丝组2包括多个内部中空的蜂窝状定型块5排列而成,所述定型块5内部容纳有发热丝。
所述发热丝组2设置于导风管4内,所述定型块5的通孔为蜂窝状的导风孔6。
所述导风孔6呈圆形、矩形、菱形、梯形、三角形、椭圆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
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设置有连接轴8逐一贯穿定型块5的轴心。
所述连接轴8与内循环风扇3同轴心线设置。
所述定型块5为耐高温陶瓷材质。
所述发热丝穿过相邻导风孔6缠绕于定型块5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鑫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鑫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4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饮机
- 下一篇:浴缸龙头(GR‑Y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