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5323.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蔺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5 | 分类号: | G01R19/15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线路 电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验电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
背景技术
在高压配电作业中,对送电线路进行验电检测是线路检修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常用的验电工具是:在绝缘杆上连接一个验电器,将验电器靠近要检测的线路,如果验电器内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则说明线路内有电流通过,如果验电器内的两个金属箔片不发生变化,则表示线路内没有电流。但由于金属箔片非常薄,在操作时人眼距离验电器还有一定的距离,验电器内的两个金属箔片的变化观察起来非常费劲;且验电器与绝缘杆结合的方式操作起来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操作杆与验电器组合验电的方式,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及通过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变化来判断线路中是否有电,观察起来很费劲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包括:中空的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上部连接有绝缘挂钩,所述绝缘杆的下部设置有指示灯组件;
所述绝缘挂钩内设置有磁铁,磁铁上缠绕有线圈,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和所述指示灯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挂钩包含:竖直段和弧形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和所述绝缘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内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挡片,两个弹性挡片分别从弧形槽的两侧向中间延伸。弹性挡片可将磁铁阻挡在弧形槽内,防止磁铁从弧形槽内掉出,同时防止磁铁和检测的电线直接接触。
优选地,所述绝缘杆的下端连接有绝缘手柄,所述绝缘手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指示灯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组件包含:安装板,安装板装在所述凹槽中,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绝缘挂钩的自由端铰接有活动钩头;增大了绝缘挂钩的弧形段的范围,使其对较粗的线路也能进行验电。
优选地,所述绝缘杆为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绝缘挂钩的内侧设置有磁铁和线圈,在绝缘杆的下部设置有指示灯组件,利用交变磁场会产生电流的原理,通过指示灯是否发出亮光来判断检测的线路是否有电,原理简单,结果精确,检测效率高;通过在指示灯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指示灯,即使有个别指示灯有损坏也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使用;通过将绝缘杆设计成伸缩杆及将指示灯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绝缘杆内,便于更换且携带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操作杆与验电器组合验电的方式,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及通过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变化来判断线路中是否有电,观察起来很费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挂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1、绝缘杆;2、绝缘挂钩,201、弧形段,202、竖直段,203、穿线孔;3、磁铁;4、线圈,401、第一导线,402、第二导线,403、第一导电插头,404、第二导电插头;5、绝缘手柄;6、指示灯;7、弧形槽;8、弹性挡片;9、凹槽;10、安装板;11、第一导电插孔;12、第二导电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的验电杆的结构,包括:中空的绝缘杆1,绝缘杆1为伸缩杆;绝缘杆1的下部设置有指示灯组件,绝缘杆1的上端连接有绝缘挂钩2,绝缘挂钩2包含:弧形段201和竖直段202,弧形段201的弧形内侧设置有弧形槽7,弧形槽7内设置有弧形的磁铁3,磁铁3上缠绕有线圈4,弧形槽7的两侧上端分别设置有向弧形槽7中间延伸的弹性挡片8,防止磁铁从弧形槽内掉出,同时防止磁铁和检测的电线直接接触;竖直段202的下端和绝缘杆1的上端螺纹连接。
参照图3,竖直段202内设置有穿线孔203,线圈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线401,线圈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线402,第一导线401、第二导线402分别从穿线孔203中穿入绝缘杆1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