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屋面穿墙管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6154.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6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屋面 穿墙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及地下室对穿墙管等防水薄弱环节的防水卷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屋面穿墙管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漏水大部分集中在穿墙管、阴阳角、漏水口等防水薄弱环节,所以对防水薄弱环节需要设置防水附加层。
专利号为CN20132065472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刚性穿墙管迎水面防水结构,该结构它包括墙体和若干根穿过墙体的刚性穿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管上设置止水环,所述迎水面一侧的墙体以及穿墙管道上从外到内依次涂覆苯板保护层、夹铺胎体涂膜加强层和大面积卷材防水层,所述苯板保护层和夹铺胎体涂膜加强层之间增设矩形卷材加强层,所述矩形卷材加强层沿着穿墙管根部铺贴。该结构虽然在穿墙管上设置止水环,但是止水环与墙体之间并未添加任何防水装置,由于墙体的表面并不是光滑表面,所以止水环与墙体之间存在极小的缝隙,还是会造成漏水的现象,当迎水面的墙体一侧积水过多时,会通过止水环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漏,造成漏水现象。
同时,由于目前穿墙管一般都是圆形,卷材预制孔洞不太现实,都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裁剪,大面卷材裁剪相应的空洞后,如果不设置防水附加层,漏水风险就会相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三防水层的结合设置,解决了穿墙管防水薄弱部位的漏水问题。
一种用于屋面穿墙管的防水结构,包括插装于屋面预设孔内的穿墙管,所述穿墙管外包覆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下端敷于屋面上,并将所述屋面完全覆盖;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方,下端敷于第一防水层上;所述第二防水层外包覆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上方,下端敷于第二防水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管壁区和基面区,所述基面区敷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所述管壁区为圆形结构,且包括多个以圆心为中心等分的尖形叶片,所述管壁区的直径与所述穿墙管的外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三防水层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三防水层的长度与所述穿墙管外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下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均匀等分的矩形叶片,且所述矩形叶片敷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端通过限位箍固定于所述穿墙管上,且所述限位箍与穿墙管的缝隙间充填有密封膏。
进一步地,所述尖形叶片为12或16个。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叶片的宽度为40-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三防水层均为SBS改性沥青无胎自粘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箍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三防水层的结合设置,解决了穿墙管防水薄弱部位的漏水问题;具体地说,通过所述穿墙管外包覆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下端敷于屋面上,并将所述屋面完全覆盖;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方,下端敷于第一防水层上;所述第二防水层外包覆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穿墙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上方,下端敷于第二防水层上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穿墙管安装于所述预制孔后与屋面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三防水层依次错位包覆,防止因多层防水层累加叠设后,由于截面齐平,多层防水层由于本身的重力以及长时间受潮的环境,会使最内侧的防水层起翘,则依然产生漏水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6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定位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 下一篇:施工现场人员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