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柔性预制网片的灌注钢筋笼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6674.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束冬青;蔡敏;周阳;刘贵强;张龙飞;丁俊恩;单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34116 | 代理人: | 刘海涵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柔性 预制 灌注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临时基坑支护方法中一种使用柔性预制网片的灌注钢筋笼。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用于灌注桩的钢筋笼均由主筋、环向箍筋及环向加强筋组成。
主筋及环向加强筋均采用螺纹钢筋,环向箍筋采用盘圆钢筋。其中,环向加强筋直径较大、间距较大,需要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弯曲,与主筋连接方式为焊接;环向箍筋直径较小、间距较密,通过人工现场延主筋全场进行逐根弯曲,与主筋连接方式为短钢丝绑扎。
目前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钢筋笼全部为现场加工,需要用到钢筋弯曲设备、电焊机,需要大量人工,工效很慢。
目前的钢筋笼材料均为钢材,重量较大,当桩径和桩长较大时,吊装难度和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柔性预制网片的灌注钢筋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柔性预制网片的灌注钢筋笼,包括竖直成环状排列的主筋,其特征在于:主筋外侧环向设置柔性预制网片,预制网片由横向筋材和纵向筋材组成,横向筋材水平设置,纵向筋材竖直设置,横向筋材之间的间距小于纵向筋材之间的间距,柔性预制网片环向设置于主筋外侧时,其中横向筋材为受力箍筋,纵向筋材为连系筋。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预制网片绕主筋外围环绕后,在封口处采用连接棒连接固定成环,连接棒材料与柔性预制网片的材料相同。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横向筋材与主筋接触处采用钢丝绑扎固定,使预制网片与主筋连接牢固,形成钢筋笼。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主筋的环状内腔中还设置有加强钢钢筋,加强钢筋也呈环状排列,在加强钢筋的外围也环绕设置有柔性预制网片。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柔性预制网片使用聚丙烯混合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厂预制的网片替代了传统钢筋笼的环向箍筋及环向加强筋,预制网片质量轻、柔性好,通过少量人工即可完成弯曲及绑扎,大大提高了钢筋笼加工工效,节约了造价,并显著降低钢筋笼的重量,减少了吊装难度及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3实施例1中灌注钢筋笼的横断面图。
图4实施例2中灌注钢筋笼的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使用柔性预制网片1的灌注钢筋笼,包括竖直成环状排列的主筋2,其特征在于:主筋2外侧环向设置柔性预制网片1,预制网片由横向筋材3和纵向筋材4组成,横向筋材3水平设置,纵向筋材4竖直设置,横向筋材3之间的间距小于纵向筋材4之间的间距,柔性预制网片1环向设置于主筋2外侧时,其中横向筋材3为受力箍筋,纵向筋材4为连系筋。目前现有的灌注钢筋笼全部为现场加工,采用全钢筋的结构,需要用到钢筋弯曲设备、电焊机,需要大量人工,工效很慢。其材料均为钢材,重量较大,当桩径和桩长较大时,吊装难度和费用都很高,占用大量施工时间和人员。实际上钢筋在混凝土内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牵拉力量,并不提供支撑力,所以通过采用柔性预制网片1换向包覆在主筋2周围的方案,代替大量的钢筋材料,仅仅主筋2还使用钢材制作。柔性预制网片1在工厂预制,现场轧制灌注钢筋笼时,不用使用电焊机和钢筋弯曲机等设备,操作十分方便省力。如图3所示,灌注桩桩孔7直径900mm,主筋2采用18根20热轧螺纹钢筋,保护层厚度60mm,桩身混凝土8采用C30商品混凝土。预制网片1形成的圆外径为780mm,横向筋材3间距100mm,竖向筋材间距300mm。
本实用新型用于单层钢筋笼的施工流程如下:
1)先将预制网片1按照设计直径进行裁剪和弯曲,在封口处采用连接棒5连接;
2)将主筋2逐根采用短钢丝6固定在横向筋材3上,与柔性预制网片1形成整体钢筋笼;
3)将钢筋笼整体吊装放入桩孔7;
4)浇筑桩身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6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主缆抗滑的临界可移动式主索鞍
- 下一篇:一种钢吊箱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