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7190.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强;王亚军;徐小双;郑华坤;余娜;胡佳宝;曹小欢;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循环 生态 鱼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属于水循环生态系统和水族观赏器械类。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也日益丰富,鱼缸也逐渐普及,成为现代常见的一种器械,普通鱼缸需要经常换水,已经很难符合人们高节奏的要求,而如今常见的生态鱼缸和造景鱼缸一般采用传统的设计,通常是封闭式或敞开式加外置过滤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水频率,但前者清理较为复杂和繁琐,内部水体系统难控,后者因外置过滤器的安装使得鱼缸外部线路繁杂,对空间占用较大,且外置过滤器因管道较细,清理极为困难,反而对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对鱼缸购买的积极性,外观上也不够新颖。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生态鱼缸,视觉上给人以新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改善传统生态鱼缸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结构的设计以及喷泉式水循环,达到净化水质,美观器械的目的,具备更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通过对水体的内部循环,达到保持水质,同时实现鱼缸整体的美观,实现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包括圆筒形的鱼缸主体、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水泵和喷射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鱼缸主体的内部从而将鱼缸主体内部由上至下分为三个区域:养殖区、过滤区和净化室;所述的养殖区为活动板层一之上的区域,所述的过滤区为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净化室为活动板层二、缸底之间的区域;
所述的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上均匀的分布有滤水孔;
所述的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之间的过滤区铺设有过滤棉;
所述的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的中央处开设有一个喷射管通孔;
所述的净化室的内底中央处安放有所述的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净化室相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喷射管的水流进口相连接;
所述的喷射管穿过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中央处的喷射管通孔而竖直设置于养殖区内部,喷射管的水流出口高于鱼缸主体的高度;
所述的喷射管的水流出口处安设有喷射头,喷射头喷射出水柱形成喷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射头为带有小孔的半球,小孔采用水平对称排布的方式分布在喷射头上,从而使喷射出的水柱形成规则对称的抛物线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射头的半径与喷射管的管直径一致,保证抽至喷射头处的水能以抛物线形的水柱喷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缸主体、喷射管和喷射头的材质均为透明钢化玻璃,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的材质为非透明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为可取出的板层,方便清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板层一上可栽种青苔植物或铺设水草泥后进行其他鱼缸造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泵抽取净化室内的水体后,净化室内压力下降,从而使养殖区内的水体经过活动板层一、活动板层二之间的过滤棉,从而实现水体的自动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用于观赏鱼的养殖或鱼缸的造景,通过鱼缸主体中对植物的培养和鱼的养殖,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和水体一起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滤棉过滤后,进入净水室,净水室中的净水经水泵抽至喷射管,在净水室形成真空,从而促使鱼缸主体中的水再次进入过滤棉层和净水室,最后将净水室中的清水从喷射管至喷射头,最后以喷泉形式进入鱼缸主体,整个循环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可加入适当的硝化细菌,已达到更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的外观总体图(从上方俯视45°观看);
图2:本实用新型喷泉式循环生态鱼缸的剖视图;
其中:1、水柱,2、养殖区,3、活动板层一,4、过滤棉,5、活动板层二,6、水泵的进水口,7、水泵,8、水泵的出水口,9、滤水孔,10、喷射管,11、喷射头,12、净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总共分为4个部分,养殖区2主要用于造景和观赏鱼的养殖,过滤棉4位于两个活动半层之间,在水流经过滤棉层时将养殖中的鱼类粪便等废弃物过滤到过滤棉上,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过滤后的水体经过活动板层二5进入净水室12,过滤后的水体经水泵7抽至喷射管10后,再以抛物线形的水柱1进入养殖区,实现水的循环和水质净化,同时增了鱼缸主体中水体的溶氧量,更有利于观赏鱼的生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7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养鱼的生态养鱼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养殖银鲳的室内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