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窗加强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9669.5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蒋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加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天窗加强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加强板总成作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在汽车顶部,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现有的汽车天窗加强板的零件强度差,在成型的过程中翻边面容易回弹,导致叠料起皱,从而导致起皱翻边贴合面不平在焊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使其与汽车外饰件装配不好,既影响汽车外观,又影响天窗和顶盖的焊接强度,导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现有天窗总成不能有效减小车顶的变形,从而不能更好的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加强板总成,能够提升整体强度,有效减小车顶变形,且能够保证与车顶装配的贴合度,连接牢靠,确保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加强板总成,包括天窗加强板本体,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横向一侧具有天窗口,横向另一侧设有减重孔和装配孔,所述天窗口的边缘设有与天窗口垂直的焊接翻边,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位于天窗口纵向两侧的板体上分别设有连接螺栓,天窗加强板本体位于天窗口横向一侧的板体上设有内凹的安装部,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纵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与天窗加强板本体平行的贴合翻边。
进一步,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中部的纵向两侧对称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螺栓和内凹的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减重孔为多个,多个减重孔沿天窗加强板本体纵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所述装配孔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天窗加强板本体纵向两侧。
进一步,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设有装配孔的一侧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安装螺母。
进一步,所述天窗口的三条边缘中部分别设有焊接翻边。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加强板总成,通过设置焊接翻边和贴合翻边,能够保证与车顶装配的贴合度,连接牢靠,确保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减重孔和装配孔,不仅能够提升整体强度,有效减小车顶变形,而且便于装配及减轻重量;通过设置连接螺栓和安装部,便于与车顶连接固定,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窗加强板总成,包括天窗加强板本体1,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1横向一侧具有天窗口2,横向另一侧设有减重孔3和装配孔4,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所述天窗口2的边缘设有与天窗口2垂直的焊接翻边5,便于与车架进行装配,以提高贴合度,提高连接强度;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1位于天窗口2纵向两侧的板体上分别设有连接螺栓6,便于装配,连接强度高;天窗加强板本体1位于天窗口2横向一侧的板体上设有内凹的安装部7,便于与车顶进行装配,提高连接强度;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1纵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与天窗加强板本体1平行的贴合翻边8,通过设置焊接翻边5和贴合翻边8,能够保证与车顶装配的贴合度,连接牢靠,确保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1中部的纵向两侧对称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螺栓9和内凹的定位孔10,不仅便于装配,而且连接强度高,保证装配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3为多个,多个减重孔3沿天窗加强板本体1纵向间隔布置,以减轻天窗加强板本体1整体重量,且可确保整体支撑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4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天窗加强板本体1纵向两侧,便于装配,强度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窗加强板本体1设有装配孔4的一侧的纵向两端分别设有安装螺母11,保证装配强度,连接牢固可靠,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窗口2的三条边边缘中部分别设有焊接翻边5,以更好的保证贴合度,提升整体连接强度,有效减小车顶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7上设有安装孔7a,便于安装,提高装配便利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9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空心球絮凝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絮凝剂螺旋管路的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