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0798.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任鸿;黄蔚;范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安全 要求 新型 不对称 机舱 结构 | ||
1.一种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机舱,所述后机舱包括后主机舱和后主发电机舱,所述后主机舱设置在船舶左舷的后侧,所述后主机舱通过后主机舱前壁、中纵舱壁的中段、所述中纵舱壁的后段和所述船舶左舷围合而成;
前机舱,所述前机舱包括前主机舱和前主发电机舱,所述前主机舱设置在船舶右舷的前侧,所述前主机舱通过前主机舱后壁、所述中纵舱壁的中段、所述中纵舱壁的前段和所述船舶右舷围合而成;
所述后主发电机舱设置在所述船舶右舷的后侧,所述后主发电机舱通过所述前主机舱后壁、所述中纵舱壁的后段和所述船舶右舷围合而成;
所述前主发电机舱设置在所述船舶左舷的前侧,所述前主发电机舱通过所述后主机舱前壁、所述中纵舱壁的前段和所述船舶左舷围合而成;
所述后主机舱的前侧与所述前主机舱的后侧交错,所述后主机舱的前侧与所述前主机舱的后侧的交错处为所述中纵舱壁的中段,并且所述后主机舱前壁、所述中纵舱壁的中段和所述前主机舱后壁构成“Z”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机舱轴隧舱,所述前机舱轴隧舱设置在所述后主发电机舱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机舱的靠近所述船舶左舷一侧的前侧设置有一调节水舱,所述后主机舱的靠近所述船舶左舷一侧的后侧设置有一调节空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轴隧舱的靠近所述船舶右舷一侧的前侧设置有一调节空舱,所述前主机舱的靠近所述船舶右舷一侧的后侧设置有一调节水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与所述后机舱互为水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机舱前壁、所述前主机舱后壁和所述中纵舱壁的中段为水密舱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轴隧舱单独水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纵舱壁的前段的扶强材和所述中纵舱壁的后段的扶强材设置为互为反向,所述中纵舱壁的中段的扶强材交错过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机舱内布置有前主机、前减速齿轮箱和右轴系,所述前主发电机舱内布置有前主发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安全返港要求的新型不对称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机舱内布置有后主机、后减速齿轮箱和左轴系,所述后主发电机舱内布置有后主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07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