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1690.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龙;梁凯涛;赖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5 | 分类号: | A61B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高效 消毒 内窥镜 吸引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引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医用内窥镜吸引结构由于结构空间限制,采用吸引控制部分整体固定在内窥镜上的结构,其不足的是:一、吸引连接口固定在内窥镜上,不便于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处理,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二、吸引控制帽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的间隙(甚至有些还是几个活动零件组成的不可拆卸的活动组合部件),无法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三、由于吸引控制机构固定在内窥镜上,导致内窥镜内部吸引通路结构过于复杂,并且存在大量无法清洁工具无法直接涮洗的空间,从而导致内窥镜无法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方便对内窥镜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特点的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方便对内窥镜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特点的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包括:吸引控制装置,在所述吸引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吸引控制帽、负压连接管和吸引按钮座;其中,所述吸引控制帽为独立的硅胶零件,可单独拆卸出来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所述负压连接管与所述吸引按钮座固定连接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且所述负压连接管可连接负压吸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吸引按钮座的两侧设置有销钉卡口结构,所述吸引控制装置可依靠所述销钉卡口结构固定于内窥镜上。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中,所述吸引控制帽、所述负压连接管和所述吸引按钮座可作为一个整体从内窥镜中拆卸出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在保证内窥镜吸引结构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使得整个吸引结构可以从内窥镜中拆卸出来,实现了内窥镜吸引结构最小单元的独立消毒灭菌,摆脱了传统内窥镜在消毒灭菌时,仅能对吸引控制帽进行独立清洗,其余部分需要连同内窥镜进行整体消毒灭菌容易导致消毒、灭菌不完全的局限,从而大大降低了内窥镜使用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1为吸引控制帽、2为负压连接管、3为吸引按钮座、4为销钉卡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方便对内窥镜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灭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特点的可以高效消毒的内窥镜用吸引控制装置,
请参阅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体包括:
吸引控制装置,在吸引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吸引控制帽1、负压连接管2和吸引按钮座3;其中,吸引控制帽1为独立的硅胶零件,可单独拆卸出来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负压连接管2与吸引按钮座3固定连接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且负压连接管2可连接负压吸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吸引按钮座3的两侧设置有销钉卡口结构4,吸引控制装置可依靠销钉卡口结构4固定于内窥镜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在保证内窥镜吸引结构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使得整个吸引结构可以从内窥镜中拆卸出来,实现了内窥镜吸引结构最小单元的独立消毒灭菌,摆脱了传统内窥镜在消毒灭菌时,仅能对吸引控制帽进行独立清洗,其余部分需要连同内窥镜进行整体消毒灭菌容易导致消毒、灭菌不完全的局限,从而大大降低了内窥镜使用中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吸引控制帽1、负压连接管2和吸引按钮座3可作为一个整体从内窥镜中拆卸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1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