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1747.5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波;王翠丽;张强;昌伦杰;杨文明;苟柱银;袁晓满;刘勇;梁剑;李洪;王腾宇;李新城;钟楚红;张洁;苏东坡;尹怀润;柴雄;赵丽宏;田俊艳;钟文雯;贾林;顾俊颖;牛阁;段云江;贺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量具。
背景技术
原油含水率是石油化工行业原油采集、冶炼及运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油田原油生产和储运的过程中都要求检测原油含水。
目前,检测原油含水率通常采用密度法,该方法需要精确测量原油的体积。现有通常采用量筒来测量原油的体积,由于通常需要测量的原油样品总体积大约为600毫升,因此需要选择大于600毫升的量筒,将原油样品倒入量筒内后,通过观察量筒壁上的刻度来读取原油样品的体积值。
然而,当量筒的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则读数误差也越大。即现有技术,当量筒的容积较大时,易增大读取误差,使得读取的原油体积值不准确,进而造成原油含水率的测量值有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量具,以解决现有的量具由于量筒的管径较粗,造成读数误差大,测量体积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量具,包括:预设容积的主容器、筒体和测量管,所述筒体和所述测量管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主容器的横截面的尺寸;所述主容器包括与所述主容器的侧壁密封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第一通孔。
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主容器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主容器的腔体连通,所述测量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主容器的腔体连通;
所述筒体用于在外界的压力下将所述筒体中的溶液压入所述主容器中;
所述测量管用于测量溢出所述主容器的溶液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筒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主容器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主容器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容器的侧壁、所述筒体的侧壁和所述测量管的侧壁均为透明侧壁,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刻度尺,所述测量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尺。
进一步的,所述量具还包括活塞柱,所述活塞柱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中,用于将所述筒体中的溶液压入所述主容器中。
可选的,所述筒体与所述顶盖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筒体远离所述主容器的腔体的一端与所述顶盖齐平。
可选的,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零刻度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顶盖与所述主容器的侧壁螺纹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活塞柱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容器和所述筒体均为圆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通过将筒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主容器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主容器的腔体连通,将所述测量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主容器的腔体连通;所述筒体用于在外界的压力下将所述筒体中的溶液压入所述主容器中;所述测量管用于测量溢出所述主容器的溶液的体积,可以通过主容器的体积、筒体中溶液的体积和测量管中溶液体积计算获得量具中溶液的体积。本实施例的量具,筒体和测量管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主容器的横截面的尺寸,由于筒体越细,读数误差越小,使得测量管和筒体所测量的溶液的体积较精确,从而提高了量具测量溶液体积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主容器;
20:筒体;
30:测量管;
40:顶盖;
101:主容器的侧壁;
401:第一通孔;
201:筒体的一端;
102:主容器的腔体;
310:第一刻度尺;
210:第二刻度尺;
402:第二通孔;
50:活塞柱;
21:第一部分;
22:第二部分;
210:下端口;
220:上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1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