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1880.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博亚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2/00 | 分类号: | A41H42/00;D06H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加工 系统 | ||
1.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切割系统、精割系统、粘底系统、开袋系统和缝纫系统,所述自动切割系统包括工作台、切割刀头、轨道,所述的轨道通过轨道架架设于工作台上,切割刀头与轨道连接,并由轨道带动其左右移动,轨道架由控制器操控其沿工作台前后移动,并带动轨道和切割刀头随之同步前后移动,面料置于工作台上,随着切割刀头的上下移动,在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面料完成自动切割;所述的精割系统包括循环刀、打磨机构、驱动辊、传送轨道、风管和转换轴,所述的转换轴设置有若干个,循环刀套装在驱动辊与转换轴上,并形成闭合回路,且该闭合回路穿过布片处理台,使其回路部分位于布片处理台上方,部分处于布片处理台下方;打磨机构位于布片处理台上方,包括左磨盘和右磨盘,左磨盘与右磨盘分居循环刀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并分别与循环刀接触以进行循环刀的打磨;传送轨道和风管位于布片处理台上方,传送轨道罩盖在循环刀上,风管与该传送轨道连通,并为传送轨道提供负压,以抽吸循环刀表面的杂质,精割系统处理后依次进入粘底系统、开袋系统和缝纫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切割系统中,工作台是由海绵构成或由若干组密集分布的立柱竖直拼凑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切割系统中,切割刀头包括刀架、卡槽、定位控制器、气缸、定位检测器和刀片,所述的定位控制器、气缸、卡槽分别固定在刀架上,卡槽位于刀架下方,并滑动卡扣在轨道上;定位控制器一端与气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检测器连接,气缸驱动刀片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割系统中,打磨机构包括左磨盘和右磨盘,左磨盘、右磨盘均倾斜设置,且左磨盘居下、右磨盘居上形成错位结构,且左磨盘、右磨盘均向两者之间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磨盘下方设置有校位机构,该校位机构上设置有过槽和校位栓,校位栓位于过槽侧边,其与过槽配合使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位于左磨盘与右磨盘之间,用于调整左磨盘、右磨盘的倾斜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割系统中,转换轴包括转换轴一和转换轴二,转换轴一和转换轴二均位于布片处理台下方,且转换轴一位于驱动辊正下方,打磨机构位于驱动辊与转换轴一之间,循环刀在驱动辊、打磨机构与转换轴一之间保持竖直上下;传送轨道和风管位于驱动辊与转换轴二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袋系统由操作台、开袋机构、缝纫机构和驱动机构构成,所述的开袋机构包括支架、摆轴、刀架和切刀,支架位于操作台上,其上开设有滑轨,摆轴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则与刀架连接,切刀位于刀架下端,与切刀所在竖直面对应的操作台上设置有开袋口模,开袋口模两侧较中间高;缝纫机构位于刀架后方,其下端设置有针头,针头与驱动机构连接操作台上与针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缝纫口;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摆轴和针头运动,使摆轴沿滑轨移动,针头则上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袋口是由操作台向下凹陷形成,并在中心处形成开袋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服装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袋口模由两块模板构成,模板外侧高,内侧低,两块模板之间形成开袋口,或者,直接在操作台上设置开袋口,且该开袋口位于两块模板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博亚服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博亚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18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型大容量硬盘录像机
- 下一篇:具有呼叫功能的视频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