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承载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2057.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冼嘉仪;梁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一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4 | 分类号: | B65G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承载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钢板承载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集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的各项技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工业技术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汽车工业,以期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因此,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重要,逐渐起到工业支柱的作用。
在汽车工业中,零部件的制造是重要的生产环节。而在零部件的制造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只有提高各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才能保证制造效率,实现现代化制造。
零部件制造主要是对切割成形的钢板进行冲压,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的一个过程。而成叠堆积的钢板,表面涂有油层而牢固沾附,难以分离处理。传统的手工分离,任务繁重、效率低下,不符合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承载分离设备,实现了钢板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钢板承载分离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承载座与分离机构:
所述承载座用于承载待分离的钢板;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运动组件及设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上的第二直线运动组件,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沿水平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上设有分离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包括第一滚动丝杠及以所述第一滚动丝杠为对称轴而对称分布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滚动丝杠端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动丝杠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上的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旋转轴及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所述分离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手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磁铁由磁性材料烧结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座具有对称结构,其包括中心结构部与连接于所述中心结构部周侧的外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座由工字钢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圆周运动组件,所述圆周运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连接,其旋转中心轴沿竖直方向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周运动组件包括以齿轮传动关系而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周运动组件包括以齿轮传动关系而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连接,所述回转部与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用于承载待分离钢板的承载座及具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组件与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的分离机构,实现钢板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分离,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第一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第二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第三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承载座的结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分离机构的结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结构透视图;
图7是图6中钢板承载分离设备的A处放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一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一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2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