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3471.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慧;刘靖;朱东旭;刘彻;杨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2 | 分类号: | C25C3/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110002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残阳 极换热排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车间传统工艺中,从电解槽中更换出来的约940-960℃高温的残阳极是摆放在电解车间操作平台上自然冷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散发出大量的HF、SO2、CO、粉尘等污染物,造成电解车间内污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一种防护措施是在残阳极外侧套上罩体,然后自然冷却,罩体上设有集烟管,通过罩体可以将残阳极的污染物收集起来,并通过集烟管集中处理,能够减少残阳极在冷却过程中散发的有害气体对车间的污染。
由于残阳极的温度从电解槽内取出的温度在940-960℃,采用罩体自然冷却,冷却速度慢,且热量完全浪费,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残阳极冷却时的热量加热新阳极,充分利用残阳极余热,节省能源的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包括底板,用于放置残阳极和新阳极,所述新阳极放置于所述残阳极的两侧,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罩体,所述罩体盖在所述残阳极和所述新阳极外,所述罩体的端部设有集烟管,所述底板上于所述残阳极的下方设有可移除的挡板,于所述新阳极的下方设有通风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换热膛,用于供所述残阳极底部的热量反射及热对流传递到所述新阳极的底部,以预热所述新阳极。
进一步,所述残阳极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残阳极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新阳极。
进一步,两个所述残阳极之间设有通风墙,所述通风墙内部设有风道与所述换热膛连通,所述通风墙侧壁设有进风口供气体进入所述换热膛内。
进一步,所述新阳极和所述残阳极上固定有阳极导杆,所述罩体上设有供阳极导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阳极导杆之间的间隙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罩体内。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于所述残阳极和所述新阳极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侧壁向内凹设形成卡槽,供所述挡板和通风板装设。
进一步,所述挡板在残极就位后可以移出,防止物料残极携带物料掉入换热膛。
进一步,所述通风板上设有供反射及对流换热的通孔,供所述新阳极底面和所述残阳极底面进行换热。
进一步,所述通风板的长度或宽度大于所述新阳极的长度或宽度。
进一步,所述新阳极与所述残阳极之间设有挡墙。
进一步,所述换热膛的内壁在所述残阳极或/和所述新阳极的下方处设置为斜面,用于供热量由所述残阳极的底部反射到所述新阳极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换热膛的主体由耐热及保温材料制成,换热膛的内壁或/和所述罩体的内壁衬有铝膜或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换热膛将残阳极底部的高温热量反射及热对流传导到新阳极的底部,同时罩体内壁可将残阳极的热量辐射到新阳极上,且罩体内的空气被残阳极加热后也可预热新阳极,上述换热排烟装置可以利用残阳极的高温热量来全方位的加热新阳极,充分利用残阳极余热,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残阳极换热排烟装置去除罩体后的俯视图;
图中,1—残阳极、2—新阳极、3—阳极导杆、4—钢爪、5—罩体、6—穿孔、7—集烟管、8—底板、9—开口、10—卡槽、11—挡板、12—通风板、13—通孔、14—通风墙、15—风道、16—进风口、17—挡墙、18—换热膛、19—斜面、20—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3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