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式换热即热即冷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4608.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利;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6;A47J31/50;A47J31/56;A47J3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李金蓉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式换热即热即冷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膜式换热即热即冷饮水机,用于饮用水的加热和冷却。
背景技术
目前的饮水机,大多数存在反复加热、加热较慢、冷热水间断供应等问题。当一次水被加热后,进入保温状态,在保温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后被加热,如果没有被饮用,就会被反复加热。相反如果饮用的人过多,出水又不能被及时烧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饮水机反复加热、加热较慢、冷热水间断供应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膜式换热即热即冷饮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膜式换热即热即冷饮水机,包括水箱,设置于水箱上方的桶装水接入口,在水箱底部连通有热水流通通道和冷水流通通道,在所述热水流通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热水开关和热水出口,在所述冷水流通通道的下端设置有冷水开关和冷水出口;在所述热水流通通道和冷水流通通道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的加热端置于热水流通通道内,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端置于冷水流通通道内;在所述热水流通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布膜器a,使水箱里的水呈膜状沿着加热端流下,在所述冷水流通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布膜器b,使水箱里的水呈膜状沿着加制冷端流下。
具体地,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热水流通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模块a,在所述冷水流通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模块b,测温模块a和测温模块b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还分别连接有循环管a和循环管b,循环管a通过电动阀a与热水流通通道的下端连接,循环管b通过电动阀b与冷水流通通道的下端连接。
为了使饮水机具有常温的饮用水,在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常温水流通通道,所述常温水流通通道的下端设置有常温水开关和常温水出口。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饮水机,具有以下特点。加热制冷通过半导体模块制冷制热技术实现。桶装水流入水箱后,在布膜器的作用下,分别在半导体模块的冷端和热端形成水膜层,热端的水膜被加热,冷端的水膜被冷却。由于热端和冷端的水均为层膜状,所以加热冷却速度较快,实现了饮用水的即热即冷,热水和冷水成为直流式,避免了反复加热和加热较慢的问题。同时,为了防止热水或者冷水流出量过大造成半导体模块冷端或热端散热不足,在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与水箱之间设置了循环管,循环管内水的流动靠冷水通道或热水通道内的水与水箱内的水之间的密度差。循环管并不是一直流通,而是在循环管上设置电动阀,电动阀的开启通过设在冷水流通通道和热水流通通道内的温度检测点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饮水机反复加热、加热较慢等问题,能够不间断的提供冷水、热水、常温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布膜器a,2-热水流通通道,3-加热端,4-测温模块a,5-循环管a,6-电动阀a,7-热水开关,8-热水出口,9-半导体制冷制热模块,11-冷水开关,12-冷水出水口,13-常温水开关,14-常温水出水口,15-常温水流通通道,16-电动阀b,17-循环管b,18-测温模块b,19-冷水流通通道,20-制冷端,21-布膜器b,22-控制模块,23-水箱,24-桶装水接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4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节能系统及其充电桩
- 下一篇:电动客车的R290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