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抽气装置的包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4968.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葛蕾;陈振涛;陈振南;赵季兵;陈建辉;张文新;瞿玲键;黄清华;陆振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研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7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抽气装置的包胶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具,通过设计不同的模具,从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模具种类很多,有五金模、压铸模、注塑模等,包胶模具属于注塑模的一种,通过注塑用塑料液体将需要包裹的材料包裹起来,现有的包胶模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需要对模具进行抽真空,以防止气体被裹进产品中,而现有的抽真空装置一般为抽真空机,抽真空机的功率较大,适合大型的模具,而包胶模具由于工艺较为简单,从而体积普遍较小,不适合使用抽真空机,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如果模具的气体抽的过去彻底,会影响塑料液体的流动,对产品充型不利,而且抽气的时机不都是在充型前,有的抽气是在充型过程中,有的是在充型结束后,这些因素也导致包胶模不适合用抽真空机,并且抽真空机由于体积较大,不适合随便携带,所以行业中需要一种带有抽气装置的包胶模具,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包胶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包胶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抽气装置的包胶模具,设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由上模芯和盖板组成,所述上模芯和所述盖板通过多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一起。
所述上模芯和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上模芯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出气孔的侧边连接有抽气泵,所述进气孔的侧边设置有进气泵。
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进气孔的上端分别是设置封闭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位于排气孔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进料浇口。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上模芯以及盖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置有多个顶杆,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顶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进气孔和出气孔,方便模具抽气和进气,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可以随时掌握气体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110、上模芯;120、盖板;130、连接板;140、出气孔;150、进气孔;160、抽气泵;170、进气泵;180、封闭板;190、气体压力传感器;200、排气孔;3、进料浇口;4、顶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设置有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由上模芯110和盖板120组成,所述上模芯110和所述盖板120通过多个连接板130固定连接一起,所述上模芯110和盖板120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上模芯110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排气孔200,所述盖板120上设置有出气孔140和进气孔150,所述出气孔140的侧边连接有抽气泵160,所述进气孔150的侧边设置有进气泵170,所述出气孔140和所述进气孔150的上端分别是设置封闭板180,所述盖板120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90,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190位于排气孔200的上方。
为了方便原料进入,进一步的,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进料浇口3。
为了能够增加模具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130通过螺栓与上模芯110以及盖板120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130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方便产品顶出,进一步的,所述下模2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板4,所述顶出板4上设置有多个顶杆,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顶出孔。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专利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研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研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4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向心收缩分步抽芯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包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