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SNS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5670.9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平;刘焕新;李金堂;孟益标;叶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28;H01B7/295;H01B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韩斐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sns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CSNS电缆。
背景技术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是位于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CSNS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选址于广东省东莞市,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2亿元人民币。散裂中子源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科研装置,可带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国防科研和新型核能开发等学科发展,广泛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建成后,CSNS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和正在运行的美国、日本与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CSNS电缆用于粒子加速器内部动力的传输。该电缆主要用于高速粒子加速器内部动力传输用。由于电缆所处的场所比较特殊,所以要求电缆必须要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为防止泄露,电缆外形结构要设计合理,而且要求电缆结构尺寸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少一种适用所处的场所比较特殊时,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为防止泄露,外形结构要设计合理,而且结构尺寸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的电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SNS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SNS电缆,包括至少两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绝缘层、铜带屏蔽层、包带层、内护套和外护套,所述两根导体的线径相同,所述两根导体相互之间平行,所述导体的外侧均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包设有铜带屏蔽层,铜带屏蔽层的外侧包设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的外侧包设有内护套,所述的两个内护套相互抵接,所述两个内护套的外侧包设有一个外护套,所述外护套整体呈腰圆形。该电缆主要用于高速粒子加速器内部动力传输用。电缆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为防止泄露,电缆外形结构要设计合理,而且要求电缆结构尺寸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CSNS电缆的产品品质,使其能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的空隙填充有填充绳,所述填充绳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斜向的绒毛凸起层,所述绒毛凸起层的间隙内填充有泄露指示粉末。这样设置,一旦出现泄露指示粉末,即可判定存在电缆破裂,提示进行检修,防止电缆断电带来的大故障。
作为优选,内护套和外护套均为按照1.5%添加抗氧剂的低烟无卤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内护套的内表面粘结有若干粉状泄露指示末。
作为优选,所述内护套的壁厚与所述外护套的壁厚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的空隙填充有采用硅烷表面改性剂改性的氢氧化铝阻燃剂。粉体填充采用硅烷表面改性剂改性的氢氧化铝阻燃剂,未处理的氢氧化铝是极性很强的无机填充剂,它填充与聚烯烃高分子材料中,由于相容性很差,高填充导致体系物理机械性能大幅下降,而经表面改性剂改善后,降低表面极性,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提高了粉体的分散能力,体系更均匀,有利于材料的加工与抗老化性能。另助剂采用了主抗加辅抗,大大提高了抗老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该电缆主要用于高速粒子加速器内部动力传输用。电缆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同时为防止泄露,电缆外形结构要设计合理,而且要求电缆结构尺寸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CSNS电缆的产品品质,使其能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粉体填充采用硅烷表面改性剂改性的氢氧化铝阻燃剂,未处理的氢氧化铝是极性很强的无机填充剂,它填充与聚烯烃高分子材料中,由于相容性很差,高填充导致体系物理机械性能大幅下降,而经表面改性剂改善后,降低表面极性,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提高了粉体的分散能力,体系更均匀,有利于材料的加工与抗老化性能。另助剂采用了主抗加辅抗,大大提高了抗老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填充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铜带屏蔽层,4、包带层,5、内护套,6、外护套,7、填充绳,8、泄露指示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5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部件防盗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导线配套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