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5725.6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齐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宏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50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现有的连续反应器,大多都是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产物或液体产物全部收集,然后再进一步的从中分离出我们想要的一种或者多种目标产物,这样后续的分离工作有时候就会比较繁琐,而且会增加后续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在反应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减少后续工作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密闭反应釜、液体进料罐、液体进料泵、初分离罐、二次分离罐、液体收集罐、气体收集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液体进料罐连接,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所述初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所述二次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初分离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二次分离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液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密闭反应釜、所述液体进料罐、所述液体进料泵、所述初分离罐、所述液体收集罐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密闭反应釜包括釜体和设在所述釜体外围的加热套,所述加热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吊篮和第一温度探头,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盖子,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吊篮和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固定在所述盖子上,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探头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液体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密闭反应釜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液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初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液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
具体的,所述液体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上均设有阀门。
其中,所述液体进料罐和液体收集罐的底部设有重量计量装置,所述重量计量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初分离罐外围设有恒温装置,所述初分离罐内部设有第二温度探头,所述恒温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初分离罐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
具体的,所述恒温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包裹层和加温装置,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所述初分离罐和所述保温材料包裹层之间,所述加温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二次分离罐外围设有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二次分离罐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分离罐和气体收集装置的管道经过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液体进料泵为蠕动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密闭反应釜后设置初分离罐和二次分离罐,使得在密闭反应釜内反应后且在反应温度下为气态的产物在出了密闭反应釜后经过两次分离而分离开来,然后可以判断出目标产物在哪一部分产物中,而后有针对性进行后续的分离工作,这样就避免了把所有的反应产物都收集在一起后再进行分离的繁琐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液连续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闭反应釜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密闭反应釜,2-液体进料罐,3-液体进料泵,4-初分离罐,5-二次分离罐,6-液体收集罐,7-气体收集装置,8-控制系统,9-釜体,10-加热套,11-搅拌装置,12-吊篮,13-第一温度探头,14-盖子,15-液体进料口,16-第一出料口,17-第二出料,18-第三出料口,19-第四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宏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宏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5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