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5936.X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陶杏;李金堂;沈小龙;王天石;刘莹磊;郭立;王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02;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韩斐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照 交联 绝缘 连接 环保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特别涉及一种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
背景技术
双绞线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提供电力传输和信号控制,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节距互相绞在一起, 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多用于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线路,适用于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及动力照明用线。如火灾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原理是发生火灾时的烟雾或温度被设备感烟或感温器感应到了开始报警,同时也联动了报警系统启动灭火系统,降低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现有双绞线导体为多股铜丝组成,绝缘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如果替换材料为软铜材料的话,双绞线能保证交流 2500V/5min 不击穿,使用安全性会大大提高,但是相应的,使用软铜材料的话,双绞线很难保证铜导线按一定节距互相绞在一起,相比一般双绞线信号干扰的程度会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使用软铜材料的话,双绞线很难保证铜导线按一定节距互相绞在一起,相比一般双绞线信号干扰的程度会加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包括软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设在所述导体的外侧,所述导体为5 类软导体,所述绝缘层上每隔设定距离就配设有一对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绝缘层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凸起的方式卡扣连接两条铜导线,即使是实用软铜导体也能使得两条铜导线按一定节距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呈长条形,所述定位凸起之间均相互平行,所述定位凸起与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设置可以在相互绞合的过程中定位准确,其实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所有定位凸起都能准确卡扣,只要有部分能够卡扣连接,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为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节距的两倍。这样设置,只要有部分能够卡扣连接,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铜芯辐照交联绝缘绞型连接用环保软电线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值范围为30°至45°。这样设置,卡扣成功率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层。绝缘材料采用了 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该材料使用耐高温的饱和树脂作为基料,添加抗氧剂、防老剂等改善树脂在高温下的热氧老化性能,同时添加辐照敏化剂使材料具有可辐照交联特性,交联后的材料具有热固特性,可长期在125℃温度下使用。该产品耐热等级高,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该产品在高温或燃烧时无卤无毒,保证了人们生命安全,不会对精密设备造成腐蚀、也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凸起的方式卡扣连接两条铜导线,即使是实用软铜导体也能使得两条铜导线按一定节距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绝缘材料采用了 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该材料使用耐高温的饱和树脂作为基料,添加抗氧剂、防老剂等改善树脂在高温下的热氧老化性能,同时添加辐照敏化剂使材料具有可辐照交联特性,交联后的材料具有热固特性,可长期在125℃温度下使用。该产品耐热等级高,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该产品在高温或燃烧时无卤无毒,保证了人们生命安全,不会对精密设备造成腐蚀、也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铜导体,2、绝缘层,3、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5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