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潜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6161.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翔 |
主分类号: | B63C11/02 | 分类号: | B63C11/02;B63C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潜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浅水潜水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水下作业或娱乐时需要保证呼吸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潜水时需要从外部获得空气来进行潜水活动——给气潜水,所谓给气潜水为潜水者在潜水期间能得到气体的供应,其也可分为两大类,一为自给气潜水、二为供气潜水。
潜水者自己携带在水中活动期间使用的气体潜入水中称为自给气潜水,一般也称为水肺潜水活动。供气潜水,是潜水者在水下活动期间,依靠一条送气管从水面将空气输送给潜者使用,也称作水面供气潜水,近几年来世界各个有名的度假海岸区域,都有这种水面供气潜水活动供游客体验水中世界。
现有技术中,供气潜水的设备用于浅水潜水,主要分为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通过送气管连接,其中,送气管在潜水的时候容易受到水流和潜水者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和摆动,出现阻断供气或缠绕在潜水者身上的情况,也可能因送气管摆动过大而发生呼吸器脱离的情况。同时现有技术中,在水面上不容易观察到潜水者的情况,如果潜水者在水下发生意外情况时,水面的人员不能够及时觉察。
现需要一种用于浅水潜水的潜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浅水潜水器,具有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潜水时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浅水潜水器,包括浮子、呼吸器和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一端与呼吸器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浮子连接在送气管上;所述送气管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支撑送气管管壁的弹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警示灯、电池盒和转换开关;所述电池盒的两极分别与警示灯和转换开关串联,所述警示灯与转换开关选择性串联;所述转换开关设置在呼吸器上,所述警示灯和电池盒设置在浮子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警示灯包括两个灯泡,两个灯泡分别与电池盒的同一极串联,所述转换开关择一与其中一灯泡串联;一灯泡为红色灯泡,另一灯泡为绿色灯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浮子为充气气球;所述送气管穿设在充气气球上,所述警示灯和电池盒设置在充气气球的内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送气管上套接有套环,套环的顶部与充气气球底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套环的底部螺接有一防水接头。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充气气球上设置有与充气气球的内部连通的气球进气口。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弹簧为一沿送气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送气管上靠近呼吸器处设置有身体固定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挡雨套,挡雨套上具有一呼吸进气口,所述呼吸进气口与送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和防水接头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送气管为塑料送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套为塑料材质的挡雨套。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充气气球为圆球形的充气气球。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池盒和灯泡设置在充气气球的内部的下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池盒、灯泡和转换开关之间的连接线均布置在送气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送气管的内部通道设置有一与内壁匹配的弹簧,并且该弹簧为沿送气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该弹簧能够帮助送气管抵消来自水的压力,保持管壁的撑开状态,保证空气能够顺畅的通过送气管;同时弹簧能够为弯曲的送气管提供回复原状的力,保持送气管不会过度弯曲而缠绕在人的身体上造成水下事故,使得该浅水潜水器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球为圆球形,且其底部与不锈钢材质的套环密封连接,电池盒和灯泡设置在充气气球的下部,使得充气气球的重心位于充气气球的下部,不易失稳,自行恢复平衡位置的能力强,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翔,未经钟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6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