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369.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夏燕良;王义成;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锂电池 隔膜 生产 自动 时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隔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
背景技术
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是将聚丙烯或聚乙烯等材料与石蜡油等混合后,通过熔融挤出,经过同步拉伸和萃取,形成微孔的聚烯烃隔离膜。
我们将隔膜收取在刚性的卷芯上,然后进入到下一道分切工序,最终生产出隔膜成品;隔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经过拉伸等形变会产生取向,则隔膜收取成卷后会自发进行解取向,产生内应力,而内应力的释放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当隔膜内应力释放过多时,对于卷芯来说,没有过多的收缩空间,隔膜会被卷芯撑起来,而被撑起来的隔膜往往因为内应力过多的释放,进而收缩幅度大,造成褶皱、变形,无法满足锂电池的应用要求,造成隔膜报废。
现有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收卷都是采用增大卷芯的直径来减少隔膜的层数,来降低整体的内应力大小;当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收卷后,多为静止放置,并且静止放置的不锈钢卷芯由于材质坚硬,所以无法改善隔膜加工后内应力过分释放产生的影响,进而导致隔膜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包括卷芯、支架、重量传感器和电机,所述电机可带动卷芯转动,卷芯由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部有重量传感器,电机连接有调速器,调速器通过信号线与重量传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芯中心轴装配有转轴A,所述电机内装配有转轴B,转轴A和转轴B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收卷后放置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采用可转动装置以一定速度转动,给其一个垂直于表面的离心力,此离心力可以防止内应力过分释放,阻止每一层的回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膜与钢芯,膜与膜之间的挤压力,同时一定频率的震动会分散内应力集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隔膜在母卷上的变形褶皱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行设计可以转动的卷芯,将卷芯以一定的速度进行转动,通过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在每一层的每一个点上,防止内应力过分释放,减弱每一层之间的挤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隔膜变形褶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芯,11.转轴A,2.支架,3.重量感应器,4.电机,41.转轴B,42.调速器,4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的母卷自动时效架,包括卷芯1、支架2、重量传感器3和电机4,所述电机4可带动卷芯1转动,卷芯1由支架2支撑,其特征在于,支架2底部有重量传感器3,电机4连接有调速器42,调速器42通过信号线与重量传感器3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芯1中心轴装配有转轴A11,所述电机4内装配有转轴B41,转轴A11和转轴B41通过铰链43连接。
当卷芯1放到支架上时,重量感应器量取卷芯1的重量,将此信息传递给调速器42,由调速器42运算得出转动的速度,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电机4,电机4带动转轴A11、铰链43和转轴B41,使卷芯1转动。
随着隔膜内部应力的释放,隔膜会出现收缩,当隔膜收缩的幅度超过了隔膜中间的间隙,卷芯上缠绕的外层隔膜会挤压分布在内层的隔膜,内层隔膜会被挤压变形;将收取了隔膜的卷芯1放置在此装置上,开启电机4,以一定的高速转动,速度范围在1-20m/s,会产生一个垂直于表面的离心力,每层每一个点都有离心力,用力分布均匀,当内应力释放到一定程度时,收缩的幅度小于或等于隔膜之间的间隙,这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阻止了内应力的进一步释放;解决由于内应力过分释放,隔膜收缩使膜与膜之间挤压造成的膜面变形褶皱等问题;尤其是收取长度在3000米以上的膜卷,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东鸿制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