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757.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程超;赵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深层 地热能 吸热 导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脚步,人们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然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确实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净,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产生了许多的污染物污染环境同时形成了温室效应,而随着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工质,从深层地下吸收热能并进行传导利用,实现了消耗较少的能量获得较多的热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吸热导热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上升仓和两个回流仓,且上升仓设置在回流仓之间,所述机壳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层隔热板,所述上升仓设置在隔热板之间,所述回流仓设置在机壳内表壁和隔热板之间,所述上升仓顶部设置有风机,且风机固定安装在隔热板之间,所述隔热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设置在冷凝仓内部,所述机壳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顶盖,所述导热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水箱,且导热顶盖上设置有矩形散热片,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蒸发仓,所述蒸发仓和回流仓之间通过隔热板上的通水孔连接,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机壳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热底盘,所述吸热底盘上设置有三角形导热片。
优选的,所述机壳外部均匀设置有防腐蚀涂层,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导热层。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机壳之间呈45°角,且导流板的顶部与导流板的顶部的延伸线相交呈90°角。
优选的,所述换热水箱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仓与蒸发仓分别设置在上升仓和回流仓的上方与下方。
优选的,所述导热顶盖内部设置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导热工质,且导热工质一般为氨或者氟利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工质,从深层地下吸收热能并进行传导利用,实现了消耗较少的能量获得较多的热能,吸热底盘上三角形导热片的设置,极大的增大了导热面积,提高设备的吸热能力,导热顶盖上矩形散热片的设置,提高了换热面积,实现热能的快速传导,导流槽和导流板的设置,使导热工质冷凝后直接落入回流仓,避免其进入上升仓造成干扰,同时回流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进入上升仓,避免设备内形成气体堆积形成高压而导致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水箱;2-进水管;3-导热顶盖;4-风机;5-机壳;6-导热层;7-隔热板;8-通水孔;9-吸热底盘;10-出水管;11-冷凝仓;12-导流板;13-透气孔;14-上升仓;15-回流仓;16-蒸发仓;17-矩形散热片;18-导流槽;19-三角形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正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地热能导出金属换热器
- 下一篇:花瓶(ZW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