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9216.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圆形餐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形餐盒有携带食品、进行微波加热等用途。圆形餐盒的材质有不锈钢、玻璃及塑料等多种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食物需要混放的情况,在加之在携带过程中会产生颠簸、晃动的情况,因此,经常会造成菜的“串味”或相互混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圆形餐盒内部设置格挡的方式给予解决,但是,该方法的问题在于格挡的底部不容易清洗,同时,如通过餐盒进行蛋糕类的成型食物的加工,也不便于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圆形餐盒。从而解决了现有圆形餐盒使用及清洗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圆形餐盒,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以所述圆形餐盒的圆心为基准沿圆周均匀设置,与所述圆形餐盒的底部及内壁固定连接,将所述圆形餐盒内部分割为多个独立单元。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圆形餐盒的底部一体成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隔板呈120°均匀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餐盒的内壁与所述隔板的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于,圆形餐盒侧壁的底面与圆形餐盒底部的顶面密封固定连接,使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间形成环形密封面;在所述环形密封面上,在所述顶面开设环形密封槽,在所述环形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在所述方形密封圈的底部或顶部开设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凹形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圆形餐盒侧壁的底部内壁与圆形餐盒底部的边缘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为锥螺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餐盒的高度为10~20c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拉架底板及提拉杆;所述提拉架底板与每个由隔板分割的扇形内腔截面的形状相应,所述提拉架底板的外侧开设凸起,所述圆形餐盒的内壁在所述凸起的设置位置上,垂向开设滑动槽,使所述提拉架底板通过所述凸起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所述凸起的外部包裹硅胶垫;所述提拉杆为伸缩杆与所述提拉架底板垂向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架底板上开设多个通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餐盒的材料为玻璃材料;所述隔板的材料为玻璃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圆形餐盒通过在圆形餐盒内部设置横向及纵向隔板,可有效防止携带过程中,多种菜品的参杂;同时,由于餐盒的外壁可以取下,从而便于对餐盒的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圆形餐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形餐盒A-A旋剖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圆形餐盒不装配侧壁时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方形密封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圆形餐盒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圆形餐盒内设置提拉架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圆形餐盒的内部设置隔板20。隔板20以圆形餐盒的圆心为基准沿圆周均匀设置,与圆形餐盒的底部11及内壁10固定连接,将圆形餐盒内部分割为多个独立单元。隔板20与圆形餐盒的底部11一体成型。隔板20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隔板20呈120°均匀设置。上述圆形餐盒的材料为玻璃材料;隔板20的材料为玻璃或塑料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9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极保护浓硫酸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生产用蒸汽自动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