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喀斯特槽谷跨流域低成本调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9625.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谢砫军;苏维词;杨振华;李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砫军 |
主分类号: | E03B1/00 | 分类号: | E03B1/00;E03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喀斯特 槽谷跨 流域 低成本 调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收集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喀斯特槽谷跨流域调水系统。
背景技术
贵州喀斯特山区常年雨量充沛且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广泛分布,工程性缺水状况普遍存在。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山地面积比重大,地形起伏明显,裂隙水源与居民点空间分布分散,导致居民获取水资源难度大,生活饮用水难以保障。加之,在岩溶地区地表渗漏严重,蓄水能力弱,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可利用、便于利用的地表水资源较少。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使城市供水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在小城镇等乡村居民点地区由于供水分散,水资源开发难度大、成本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低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居民点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相比于潜水、承压水埋藏深、难以开发等特点,地表水、裂隙水、层间水虽然补给区小于分布区,但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到污染,开发、利用层间裂隙水对丰富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解决小城镇饮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跨越喀斯特槽谷远距离正常输水且不消耗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喀斯特槽谷跨流域低成本调水系统,大大缓减喀斯特山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喀斯特槽谷跨流域低成本调水系统,包括位于喀斯特槽谷一侧山崖上的岩溶泉泉口下方的调节水池、提水管、位于喀斯特槽谷另一侧山崖上的蓄水池和向蓄水池下方的居民点供水的供水管;所述调节水池的海拔高度大于所述蓄水池的海拔高度,所述调节水池内竖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水池的底部内侧连接,其高度值低于所述调节水池的深度值,所述隔板将所述调节水池分隔成靠近岩溶泉泉口的集水沉淀区和远离岩溶泉泉口的清水区;所述提水管呈U字形跨过喀斯特槽谷,其一端与所述清水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在喀斯特槽谷一侧山崖上有裂隙水源的地方建造一个调节水池,调节水池底部海拔高于蓄水池,在调节水池中利用层流原理对水资源净化之后,再打开放气阀利用水压强通过提水管将水远距离输送至喀斯特槽谷一侧山崖上的蓄水池,同时利用U字形的提水管进行水资源的沉积再净化,再将蓄水池收集的水通过供水管引入海拔低于蓄水池的缺水地区的居民点实现利用,既实现跨越喀斯特槽谷远距离正常输水,又实现对收集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净化,同时不消耗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解决当前对喀斯特山区崖壁层间水、裂隙水开发利用难的问题,实现裂隙水的高效利用,开发出新的水资源,有效缓解喀斯特山区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综合调配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水沉淀区的靠近岩溶泉泉口的一侧上部竖向设置有限流筛板,所述限流筛板将所述集水沉淀区分隔成进水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限流筛板和所述隔板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降低水流速度,可以更好的使水中泥沙沉淀,有效防止少量泥沙会随水流的惯性进入清水区,提高水资源净化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水沉淀区的底部设有多个互相平行且横向并列设置的沉沙沟槽,所述沉沙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好的使水中泥沙沿进水区至清水区的方向逐渐沉淀,有效防止少量泥沙会随水流的惯性进入清水区,提高水资源净化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沉沙沟槽的截面呈V字形。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好的使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有效防止少量泥沙会随水流的惯性进入清水区,提高水资源净化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水池的底部外侧设有排沙管,所述沉沙沟槽的底部均设有沉沙口,所述沉沙口的底部与所述排沙管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方便对集水沉淀区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提水管的U字形底部设有U型三通阀,所述U型三通阀的左右两端口分别与所述提水管连通,其下端口与外界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加方便对提水管的U字形底部沉淀的泥沙进行清理,有效防止提水管长期使用后发生堵塞,减少反冲清洗提水管的次数,节约水资源,降低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砫军,未经谢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9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移装载机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回风炉的分级送风与烟气再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