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1479.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政达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唐轶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光机,尤其是指一种使研磨及抛光作业自动化,且使砂光机得以模块化,以利于不同方式组装的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机用以将金属或木制品或木板表面研磨、抛光成光滑面的加工机,其结构主要是在一基座上配设一马达,并且利用马达来带动一条砂轮回复转动,如此利用砂轮与置于一操作平台上的加工件表面接触,即可将加工对象表面研磨成光滑状。而一般的砂光机通常为单机的型态,因此,不同的研磨、抛光作业需使用不同运动方式的砂光轮,使得效率无法提升。虽然,有些砂光机将不同运动方式的砂光轮组合为一体,但由于非模块化,当前、后作业方式需调整时,整台机具则需重新设计制作,相当麻烦且无法降低成本。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砂光机,使研磨及抛光作业自动化,且使砂光机得以模块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砂光机,尤其是指一种使研磨及抛光作业自动化,且使砂光机得以模块化,以利于不同方式组装的砂光机。
前述的砂光机,包括一输送带,以及装设于该输送带的第一作业区、第二作业区及第三作业区。其中,这些作业区分别设有相同的基座,于基座组合不同的架构及传动机构,以供装设多个砂光轮。将木料等待加工基材置于输送带上,使其通过各作业区,通过各作业区的砂光轮以纵向移动、横向移动以及定位的转动,以构成不同的研磨及抛光效果,使研磨及抛光作业自动化,且因各作业区使用相同的基座,使砂光机得以模块化,以利于不同方式的组装,且节省新购设备的成本。
前述的砂光机,其中,各作业区分别设有定位滚轮,使待加工基材于输送带行进时,得以通过定位滚轮的压制定位保持平整状,以利于砂光轮的研磨及抛光。
前述的砂光机,其中,设于各作业区的定位滚轮,分别以两端连接于油压缸,通过油压缸调整定位滚轮的高度,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待加工基材的定位。
前述的砂光机,其中,第二作业区于基座一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固定架,于两固定架分别设有油压缸,油压缸的端部分别固定于一平板,于该平板的底缘设有多个ㄇ状架,于ㄇ状架设有砂光轮,通过两油压缸的相互伸缩动作,使平板构成前、后的位移,相对带动设于ㄇ状架的砂光轮构成前、后的位移。
其中,设于基座的调整结构,设有固定座,于该固定座设有螺杆,使螺杆连接于一齿轮,且使齿轮齿接于一蜗杆,于蜗杆设有连杆,该固定座设有鸠尾槽,使一鸠尾状的定位块嵌置于该鸠尾槽,当连杆被转动时,得以带动齿轮使固定座沿定位块上、下位移,从而构成基座的高度调整。
其中,第一作业区于基座上方设有一盖体,于盖体内设有多个砂光轮及定位滚轮,盖体上方设有一马达,由马达以传动带连接于马达,通过马达经传动带带动砂光轮的旋转。
其中,第一作业区的盖体的侧边分别设有油压缸,使定位滚轮两端分别连接于油压缸,通过油压缸的伸缩以调整定位滚轮的高低,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待加工基材的定位。
其中,第二作业区于基座一侧前、后方分别设有固定架,于两固定架分别设有油压缸,油压缸的端部分别固定于一平板,于该平板的底缘设有多个砂光轮,通过两油压缸的相互伸缩动作,使平板构成前、后的位移,相对带动设于ㄇ状架的砂光轮构成前、后的位移,平板的上方设有马达,使马达以传动带连接于砂光轮,通过马达经传动带带动砂光轮的旋转。
其中,第二作业区的平板的侧边分别设有定位滚轮及油压缸,使定位滚轮两端分别连接于油压缸,通过油压缸的伸缩以调整定位滚轮的高低,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待加工基材的定位。
其中,第二作业区于平板的底缘设有多个ㄇ状架,使砂光轮设于该ㄇ状架。
其中,第三作业区于基座上方设有一盖体,于盖体内设有多个砂光轮及定位滚轮,盖体上方设有一马达,这些砂光轮顶端分别穿设盖体后连接于马达,通过马达带动砂光轮的旋转。
其中,第三作业区的盖体的侧边分别设有油压缸,使定位滚轮两端分别连接于油压缸,通过油压缸的伸缩以调整定位滚轮的高低,以配合不同厚度的待加工基材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作业区及定位滚轮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调整结构立体图。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作业区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作业区动作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作业区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图。
图9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作业区组合实施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政达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政达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1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坏行坏列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光学遥感卫星图像地面处理提升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