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钢条加强的原竹骨架组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1760.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郝际平;寇跃峰;田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96 | 分类号: | E04C2/296;E04C2/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条 加强 骨架 组合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楼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由钢条加强的原竹骨架组合楼板。
【背景技术】
楼板是一种分隔承重构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楼板能够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目前现有的楼板有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楼板,但它们的自重都比较重,结构和制作复杂,造价高,而且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工业生产材料,不利于环保。
竹子作为一种可速生、再生的经济环保绿色建筑资源迎来了新机,现代竹结构近年来获得蓬勃发展。我国盛产竹子,竹资源拥有量和品质均居世界首位,现有竹类植物40余属,500 多种,竹林面积达720万公顷,其中在建筑行业应用最广泛的毛竹约占竹林总面积的70%。现行研究竹材在绿色建筑行业的运用,不失其必要性,用竹子制作出性能更优并适于实际应用的竹楼板是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毛竹顺纹拉压强度分别可达105MPa-180MPa和40MPa-70MPa,而顺纹弹性模量仅为 9.5GPa-12GPa,强度高变形大,同时,由于原竹竹身弯曲等缺陷以及天然截面形状限制,其抗弯性能较差难以用来做楼板、梁等结构构件,多根原竹间的组合拼接又难以实现协同工作。因此,如何使多根原竹间的组合拼接实现协同工作是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钢条加强的原竹骨架组合楼板,该由钢条加强的原竹骨架组合楼板以由钢条加强的原竹作为基本骨架,能够使多根原竹间的组合拼接实现协同工作,该楼板具有重量轻、抗弯刚度大、节能环保和造价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由钢条加强的原竹骨架组合楼板,包括填充层、若干个底板和若干根原竹,各原竹之间并排间隔设置,每个原竹下方均设有与其平行的钢支撑条,钢支撑条的上顶面与原竹的下底面接触;
每个原竹上套设有若干个卡箍,每个卡箍包括左本体和右本体,左本体和右本体的下端分别与钢支撑条的左右两侧连接,左本体和右本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钢支撑条沿水平方向设有侧板,侧板包括设置在钢支撑条左侧的左侧板和设置在钢支撑条右侧的右侧板;
相邻的两个原竹之间的下方设置一个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搭在侧板上;
填充层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以及各原竹之间,填充层的上表面高于卡箍或连接部的顶部。
所述钢支撑条的上顶面为与原竹直径相同的圆弧顶面。
所述连接部包括与左本体自由端连接的左连接头和与右本体自由端连接的右连接头,以及贯穿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设置的连接螺栓。
所述的卡箍的内侧壁与原竹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一圈用于防滑的衬垫。
所述同一根原竹上的各卡箍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0mm。
卡箍与支撑条连接后,自由状态下,卡箍的长度与支撑条宽度的总长度与原竹的周长的差为-5~0mm。
所述各原竹之间的净距为原竹直径的0-1.5倍。
所述底板搭在侧板的宽度不小于侧板宽度的2/3。
所述底板下表面上与侧板接触的两侧均设置有凹台,凹台的深度不小于侧板的厚度,凹台使侧板的下表面不凸出于底板的下表面。
所述的填充层的材料为石膏基保温物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1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