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和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758.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26 | 分类号: | F16T1/26;F16T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关闭 压力 改变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和排气阀。
背景技术
使用排气阀时,最担心的就是空气压力过高,将排气阀的内件(浮球)吹起来导致排气阀密封而无法排气。一般而言,当空气差压0.5bar的时候,空气的速度就已经达到音速了。所以对于排气阀而言,内件如何不被吹起,且优化,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排气阀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目前国内对于排气阀绝大多数采用的为浮球设计,但当空气压力太高或速度太快时,浮球会被吹起来,导致浮球将排气阀关闭,无法达到排气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以改善现有排气阀在空气压力太高或速度太快时无法达到排气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阀,以改善现有排气阀在空气压力太高或速度太快时无法达到排气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包括密封盖、浮球和套筒,所述密封盖盖接于所述套筒的顶部并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套筒同轴,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垂直;所述浮球安装于所述套筒,且所述浮球位于所述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在浮球外设置有套筒对浮球进行保护,套筒周围开的小洞不会使空气对浮球产生往上的作用力,同时还可以提升空气关闭压力性能,当套筒外面有负压时,套筒上的第二通孔可以加速排水,让浮球迅速掉下来,使排气阀可以提早实现排气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设置有多个窗户,多个所述窗户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顶部,多个所述窗户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窗户之间。
利用浮球外面的套筒保护浮球不被吹起,同时套筒上所开的窗户不会使浮球收到上升气流的干扰,密封盖在套筒内的位置是低于套筒最上方的窗户,因此在排气时,密封盖也不会被吹起。
进一步地,所述窗户呈矩形或者椭圆形。
此时再制作时最方便,且矩形和椭圆形的窗户排气最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的顶部设置有微量排气孔密封垫,所述浮球的底部设置有防撞垫。
防水锤装置在工作时,浮球会沿套筒的轴心线来回移动,过程中,浮球的两个端部难免与套筒发生碰撞,微量排气孔密封垫和防撞垫可以有效的对浮球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和导向杆,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套筒,所述导向杆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所述导向杆上设置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垂直,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所述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排气孔位于所述凸出部内,所述浮球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微量排气孔密封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浮球朝向密封盖移动时,凸出部会与安装槽内的微量排气孔密封垫碰撞,这样可以减小浮球与密封盖的碰撞面积,保护起来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呈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空腔。
呈弧形的密封盖更加有利于空气和水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呈柱状,且所述浮球的两端呈球状,所述浮球与所述套筒同轴。
柱状的浮球只能沿其轴心线滑动或者绕其轴心线转动,使微量排气孔密封垫和防撞垫始终朝向套筒的两端,可以更好的对浮球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浮球的径向向内凹陷,所述凹槽沿所述浮球的周向呈环状。
凹槽可以方便浮球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浮球的轴心线间隔设置。
两个凹槽时最方便。
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阀,包括阀体和如上所述的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所述空气关闭压力改变器安装于所述阀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阀在浮球外设置有套筒对浮球进行保护,套筒周围开的小洞不会使空气对浮球产生往上的作用力,同时还可以提升空气关闭压力性能,当排气阀内有负压时,套筒上的第二通孔可以加速排水,让浮球迅速掉下来,使排气阀可以提早实现排气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