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983.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田翔;周佩如;徐向民;李浩宇;谭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梁莹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人体 多个导联 心电图 穿戴 | ||
1.一种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环带和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的内侧设有用于贴合脚部皮肤的干电极一,防水外壳的外侧设有用于接触左手皮肤的干电极二和用于接触右手皮肤的干电极三;防水外壳内部形成密封腔,密封腔中设有处理模块和用于向处理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电路、控制器和无线信号传输电路;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包括型号为ADS1292的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
干电极三通过电阻R1与芯片U1的IN1N引脚连接,且干电极三通过电阻R3与芯片U1的IN2N引脚连接;干电极二通过电阻R2与芯片U1的IN1P引脚连接;干电极一通过电阻R4与芯片U1的IN2P引脚连接;芯片U1的IN2N引脚和IN2P引脚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容C2接地;
芯片U1的PGAIN引脚与PGAIP引脚之间通过电容C7连接;芯片U1的PGA2N引脚与PGA2P引脚之间通过电容C8连接;芯片U1的VREFP引脚通过电容C3和电容C4接地;芯片U1的VCAP1引脚通过电容C9接地;芯片U1的AVDD引脚通过电容C5和电容C6接地;芯片U1的CLKSEL引脚与AVDD引脚之间通过电阻R5连接;芯片U1的VCAP2引脚通过电容C10接地;芯片U1的DVDD引脚和AVDD引脚连接;芯片U1的VREFN引脚、AVSS引脚、DGND引脚接地;
芯片U1的CLKSEL引脚、PWDN/RESET引脚、START引脚、DRDY引脚、DOUT引脚、SCLK引脚、DIN引脚、CS引脚和CLK引脚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无线信号传输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CLKSEL引脚、PWDN/RESET引脚、START引脚、DRDY引脚、DOUT引脚、SCLK引脚、DIN引脚、CS引脚和CLK引脚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是指,CLK引脚与控制器的定时器Tiner2接口连接,DOUT引脚、SCLK引脚、DIN引脚和CS引脚分别与控制器的SPI接口连接,CLKSEL引脚、PWDN/RESET引脚、START引脚和DRDY引脚分别与控制器的GPIO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的内侧设有用于贴合脚部皮肤的干电极一是指,密封腔靠近脚部皮肤的一侧腔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一,干电极一设置在安装孔一中,且干电极一与安装孔一孔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一;所述防水外壳的外侧设有用于接触左手皮肤的干电极二和用于接触右手皮肤的干电极三是指,密封腔远离脚部皮肤的一侧腔壁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二;干电极二和干电极三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孔二中,且干电极二与安装孔二之间以及干电极三与安装孔二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结构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一投影到两个安装孔二所在平面所得的投影孔位于两个安装孔二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用于向处理模块供电的锂电池;
用于在充电线连接时为锂电池充电,在充电线未连接时利用锂电池为处理模块供电的充电控制模块;
用于标识锂电池正处于充电状态/电量已充满的充电指示灯;
以及用于标识锂电池正处于低电量状态/电量充足的电量指示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人体多个导联心电图的可穿戴脚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电路是指蓝牙传输电路;蓝牙传输电路包括:
用于主控电路处理得出的心电信息发送至外部蓝牙设备的数据传输单元;
以及用于标识数据传输单元正处于已连接/等待连接状态的状态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9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