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7157.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丽;肖庆恩;陈志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远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H02J7/04;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变桨 系统 后备 电源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尤其涉及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目前技术趋于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变桨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桨叶节距角随风速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使发电机输出功率保持稳定。后备电源是变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在风机发生严重故障时输出直流电直接驱动直流电机快速收回桨叶,从而保证风机安全。
充电装置是变桨控制系统后备电源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变桨系统后备电源部分作为变桨系统最后一道安全保障的顺利执行,从现在公开的文献来看,涉及变桨控制系统用后备电源充电装置的专利和资料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性能优良、功能完善的变桨控制用后备电源充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包括功率回路及控制所述功率回路的控制回路,所述功率回路包括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母线电压的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功率开关电路,所述功率开关电路输出充电电压并与控制其工作的驱动电路的一端耦合,所述驱动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回路中的微处理器耦合并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逻辑控制信号;
所述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还包括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的直流母线电压并通过分压电阻将直流母线电压按照比例变换成微处理器可识别的电压信号;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
充电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开关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并通过阻容器件将充电电压转变成所述微处理器可识别的信号;
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的充电电流并通过阻容器件将充电电流转变成所述微处理器可识别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功率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功率开关器件、第二功率开关器件及变压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器件的漏极接直流母线电压的正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器件的源极接变压器原边的一端,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器件的栅极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器件的漏极接所述变压器原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器件的源极接直流母线电压的负端,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器件的栅极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输出充电电压。
优选的,所述的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器件、第二功率开关器件均为N沟道场效应管。
优选的,所述的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一端与母线电压输入端连接的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依此串接的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二极管和第二电阻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五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及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连接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运放器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一运放器的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运放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放器的输出端接第六电阻并从电压信号端输出检测电压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风电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一端与充电电压输入端连接的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依次串接的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所述第九电阻及第十电阻之间连接并联的第五电容及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五电容及第十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九电阻连接第二运放器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与第二运放器的正向输入端之间还连接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二运放器的反向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第十二电阻并从电压输出端输出检测电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远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远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7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键折叠代步车
- 下一篇:一种压力传感器控制的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