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7170.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武谦;宗岳;薛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边框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边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通过边框结构与支架连接,且边框结构还能对光伏组件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是通过将边框结构设置成C型结构,然后将光伏组件边缘插入C形结构内,然后再通过螺丝穿入C形结构和光伏组件实现对光伏组件的固定。
现有的光伏组件在承受较大外界载荷时,边框结构经过反复折弯后出现变形甚至撕裂,组件从边框结构上脱落;尤其是双玻光伏组件在自重作用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形变,影响安装的牢固性和安装的稳定性。同时现有的边框结构复杂,所需部件多,安装过程长,牢固性差,制造成本高,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后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好,不易损坏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结构,包括由框条(1)拼接而成的边框结构(100),所述边框结构(100)顶角拼接处设有接地角码(2);所述框条(1)包括连接光伏组件的上安装部(11)和连接上安装部(11)的下固定部(12);所述接地角码(2)呈L形,所述下固定部(12)位于框条(1)两端处均形成供接地角码(2)末端插入的插孔(121),所述接地角码(2)外壁与插孔(121)内壁接触处均设有防滑纹(3);所述接地角码(2)上设有竖直孔(21),所述插孔(121)侧壁设有可连接竖直孔(21)的接地件。
光伏组件在自重作用下,光伏组件会有不同程度的形变,所述边框结构可对光伏组件整体进行约束,保证变形量变小且变形趋势一致。所述接地角码呈L形,且能插入框体两端,接触面积大,连接的牢固性好;而且接地角码外壁和插孔内壁均设有防滑纹,增强了接地角码的防滑效果,保证接地角码和插孔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再者,接地角码上设有竖直孔,所述插孔通过接地件连接竖直孔,保证接地角码与插孔连接的牢固性;所述边框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好,不易损坏,经久耐用;能有效防止边框结构破裂,进而保证光伏组件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所需部件少,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同时拆装方便,速度快,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和安装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部(12)底面连接支架处设有长形的调位孔(4),下固定部(12)位于调位孔(4)的一端设有向调位孔(4)内倾斜的斜边(41),斜边(41)上设有供螺丝头穿入调位孔(4)内的凹部(42)。螺丝头可从斜边的凹部穿入调位孔,并沿调位孔移动调节边框结构、光伏组件与支架的相对位置,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部(11)上设有供光伏组件边缘插入的插槽(111)。该插槽可实现上安装部与光伏组件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111)贴紧光伏组件底面处设有防滑层。该防滑层增强了光伏组件安装后的防滑效果,进而保证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111)的宽度由底部向边缘逐渐变窄至能压紧光伏组件。该插槽边缘能牢固压紧光伏组件,进而保证光伏组件安装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111)边缘处设有可勾紧光伏组件的防脱勾边(112)。该防脱勾边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速度快,效率高;同时边框结构牢固性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角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条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条与接地角码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结构,包括边框结构100和接地角码2,所述边框结构100呈矩形,该边框结构100由四根框条1首尾拼接而成,如图5所示,框条1的末端呈45°倾斜。且框条由铝材料制成,接地角码2位于所述边框结构100顶角拼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7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组合式太阳能光伏板的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聚光光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