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消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7950.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原长锁;鞠晨;张巨清;周子龙;杨宝刚;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大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B65H7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消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安全是煤矿正常运行的基础,煤矿井下消防是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的关注焦点。
现有技术中,煤矿中的消防设备一般为地面消防装置。煤矿井下消防设备缺乏,威胁矿井下的施工安全,一般解决方案是将地面消防装置搬运至煤矿井下使用。地面消防装置在煤矿井下使用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地面消防装置的体积较大,放置在煤矿井下容易引起井下巷道拥堵,影响井下巷道正常的生产;第二,地面消防装置需要的连接设备位于地面上,地面消防装置放置在煤矿井下使用时需要引线与地面上的连接设备相连,电路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第三,地面消防装置使用的消防管存在管径和长度较小、工作压力低等问题,不适用于煤矿井下消防粗管径、高工作压力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消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安装快捷、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压力高,作业半径大,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消防装置,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巷道壁面上;转轮,所述转轮包括转筒、设置在所述转筒第一端的第一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筒第二端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边缘上任意一点到所述转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均大于所述转筒的半径,所述第二挡板的边缘上任意一点到所述转筒的中线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转筒的半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第一挡板后旋转连接在所述转筒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所在的轴线与所述转筒的旋转轴线重合;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用于提供水源的巷道主管相连接;软管,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在所述转筒的筒面上层层缠绕后朝远离所述转筒的方向延伸,所述软管的第二端连接有喷枪。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转轮上还设置有限位手柄,所述限位手柄包括旋转杆和变向杆,所述旋转杆的第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上背向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面,所述旋转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挡板的边沿处与所述变向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变向杆的第二端朝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延伸设置。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第二挡板的边沿嵌设有磁石,所述变向杆为钢杆。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支座和连接轴,所述定位支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巷道壁面上,所述定位支座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第一挡板后旋转连接在所述转筒的内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筒的旋转轴线重合。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转筒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挡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转筒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连接孔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面上,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从所述连接孔的入口穿设进所述连接孔内。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转筒之间。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支座与所述巷道壁面通过锚杆螺栓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限位孔后依次缠绕在所述转筒的筒面上。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喷枪之间连接有控制阀。
如上所述的井下消防装置,优选地:所述软管为矿用阻燃胶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消防装置,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转筒上的软管可以快速从转筒上取下,设置在软管上的喷枪可以对燃烧区域消防或粉尘含量较高的区域灭尘,具有安装快捷、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压力高,作业半径大,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井下消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大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大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7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下用司控气动风门
- 下一篇:一种瓦斯抽采泵站供气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