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汽油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8161.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彪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02;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013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汽油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装载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汽油桶。
背景技术
油桶,即盛油用的桶,一般为铁皮或塑料材质做成圆筒形状,最初由德国人在二战前夕发明,主要用来搬运重要的军事物资--汽油,可以说是典型的战争产物。截止今年9月底,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8亿左右,其中汽车1.9亿辆。自今年1月份起至9月30日,全国新车注册量达到1919万辆,同比增加14.6%。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有47个城市的私家车数量超过100万辆,而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私家车数量甚至超过了200万。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用足够安全的汽油桶进行装载。目前已有的汽油桶多数为铁油桶,经常会发生油桶燃烧、爆炸等事故,或者出现油品泄漏,因此,急切需要一种安全汽油桶。
公开号为CN20126472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汽油桶。包括桶体(1)和桶盖(2),所述桶体侧面(1)部分径向外凸构成凸形圆环(3)。本实用新型利用部分桶体向外凸出构成凸形圆环,增加自身抗变形能力,从而达到了减小汽油桶变形损坏的目的。
公开号为CN278913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注油的汽油桶,属存贮容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汽油桶向油箱中注油不便、易撒漏的问题。它由桶体和桶盖组成,桶体上部设有油口,桶盖与油口螺纹连接,改进在于:桶盖由连接体和与其旋合的上盖组成,连接体内设有注油管。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汽油桶注油困难的弊端,对其进行了改进,在桶盖内设置一根注油管,巧妙的利用桶盖和注油管形成注油导流通路,使汽油沿此通路顺畅注入油箱中,注油过程不漏不撒,还可以解决因油箱周围空间狭小汽油桶倾倒困难的问题。不注油时注油管插入桶内,对于汽油桶的贮存携带功能无任何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其制作成本与现有油桶几无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汽油桶,能够安全地装载汽油,很好地防止油品泄漏、防止发生爆炸等意外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汽油桶,汽油桶包括油桶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油桶本体外部的至少一个把手,油桶本体由可拆卸的上半桶体和下半桶体螺纹密封连接构成,所述上半桶体和下半桶体流体连通;上半桶体的顶壁开设有孔径较大的第一出油口和孔径较小的第二出油口;顶壁的上方设置有尺寸与顶壁相同的第一挡板,顶壁和第一挡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压缩弹簧相连;下半桶体的桶底下方设置有与桶底尺寸相同的第二挡板,桶底和第二挡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压缩弹簧相连;所述油桶本体为金属桶体,所述油桶本体外部依次设置有防爆铝合金层和防静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上半桶体底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半桶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上半桶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为外凸的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管体,且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的开口直径比为1:(0.1-0.5)。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穿过所述第一挡板。
优选地,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顶壁焊接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第一挡板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桶底焊接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第二挡板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为轻质金属板。
优选地,所述把手为两个,且与所述上半桶体焊接连接或一体连接,两个把手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所在的上半桶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汽油桶可以安全、密封的装载汽油,具有很好防撞击、防爆、防静电功能,在发生撞击等事故时,能够有效地避免汽油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汽油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彪,未经杜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8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