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8600.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楠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套管 式环切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
背景技术
泪道疾病是眼科多发病,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泪道疏通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道旁路手术等。其中泪道疏通成形术是在不改变原来泪道结构上采取的最微创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传统泪道疏通成形术由于技术和手术器材的局限性,非直视下盲目在泪道内进行疏通或激光治疗容易造成泪道粘膜的损伤,甚至刺穿泪道形成假道。泪道内窥镜的出现使得泪道疾病的诊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泪道内窥镜下,常规可以开展激光泪道成形术和微型电钻泪道成形术。通过泪道内窥镜,可以直视泪道粘膜、并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采用激光和微型电钻在直视下手术,最大程度减少泪道损伤、假道形成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微创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然而泪道内窥镜下激光和电钻成形术美中不足的是二者都是在病变处进行点的突破,对于病变广泛者需要反复调整能量多次操作,容易对周围组织会有附加损伤,同时这两种手术对泪道中央处狭窄或阻塞效果较好,而对于周围病变不易操作,另外插入泪道组织可能对泪道组织构成切割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包括:
环切刀,包括头部、与所述头部连通的体部和与所述体部连通的刃部;
探头,穿过所述头部和所述体部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刃部内;
其中,所述探头与所述刃部匹配为钝圆头。
优选地,所述体部的长度为45~55mm,所述体部的直径为1~1.2mm。
优选地,所述体部的长度为50mm,所述体部的直径为1.1mm。
优选地,所述刃部的长度为1~3mm,所述刃部的直径为1~1.2mm。
优选地,所述刃部的长度为2mm,所述刃部的直径为1.1mm。
优选地,所述刃部为空心圆锥台形。
优选地,所述探头为照明探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还包括:
长度刻度,设置于所述体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在泪道疾病检查时,将探头插入环切刀,使二者紧密吻合成一体,此时探头与刃部匹配为钝圆头,头端钝圆,环切刀锋利的刃部不显露出来,从而对泪道组织没有任何切割可以安全顺利的插入泪道组织;当发现泪道狭窄或阻塞处时,将探头退出合适的距离,使环切刀锋利的刃部显露出来,然后通过探头在直视下沿泪道管壁来回环切病变组织,此时环切刀是面的突破,作用直径大,病变组织切下来后通过冲洗即可去除;由于无需要激光或微钻动力系统,减少了不必要的反复操作及附加的热损伤或机械损伤;使用时是将环切刀直接套在照明探头上工作,无需第三工作通道,可以匹配更高像素的照明系统,提高了手术清晰度,通过探头和环切刀实施泪道环切疏通成形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泪道内窥镜下手术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头部;2、体部;3、刃部;4、探头;5、长度刻度;6、排溢槽;7、弧形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套管式环切刀,包括:
环切刀,包括头部1、与头部1连通的体部2和与体部2连通的刃部3;
探头4,穿过头部1和体部2且可移动地设置于刃部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楠,未经项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路定标装置
- 下一篇:一种SLA3D打印机的激光扫描头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