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地风电运输车用的组合式运输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8658.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8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孟进军;章琢;王亚生;李云青;周玉龙;刘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运输车 组合式 运输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运输平台,具体是一种山地风电运输车用的组合式运输平台,属于山地风电运输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将加大在电网建设、风电建设、核电建设、移动基站建设、太阳能工程等涉及山地复杂的地面工程的投入,在这些建设中需要运输和转场塔筒、风机等超大尺寸超大重量的设备。山地风电对大件运输同样需求迫切。多功能山地运输车在山地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运输平台是山地运输车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构件,其既要满足道路条件限制,又通过简单的变换就能满足运输不同尺寸构件要求,使用简单便利,功能性强。现有的运输平台由平台结构和支座结构组成,平台结构和支座结构为一板设计,重量大,成本高,且平台结构与平台下方的动力柜等部件的空间距离比较小,在爬坡时容易由于动力柜的变幅而出现干涉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地风电运输车用的组合式运输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平台结构和支座结构组成,支座结构并排设置多个,固定安装在平台结构的下方。平台结构为变截面结构。
进一步,支座结构支座结构设计为T形结构。
进一步,支座结构下设计有耳板,支座结构上开有安装孔,穿过紧固件与平台结构下的耳板装配连接。
进一步,支座结构上开有的安装孔穿过销轴与平台结构下的耳板装配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结构设计为变截面的形式,可有效减轻结构重量,进而提高整机的运输能力,变截面设计还能增加与平台下方的动力柜等部件的空间距离,避免在爬坡时由于动力柜的变幅而出现干涉情况。支座结构上有与平台结构连接的销轴孔,支座结构设计为T形结构,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能够改善整机的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山地风电运输车用的组合式运输平台,由平台结构2和支座结构1组成,所述的支座结构1并排设置多个,固定安装在平台结构2的下方。如图2所示,平台结构2为变截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座结构1支座结构设计为T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座结构1下设计有耳板5,支座结构1上开有安装孔4,穿过紧固件与平台结构2下的耳板5装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座结构1上开有的安装孔4穿过销轴3与平台结构2下的耳板5装配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结构设计为变截面的形式,可有效减轻结构重量,进而提高整机的运输能力,变截面设计还能增加与平台下方的动力柜等部件的空间距离,避免在爬坡时由于动力柜的变幅而出现干涉情况。支座结构上有与平台结构连接的销轴孔,支座结构设计为T形结构,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能够改善整机的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8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铁锹
- 下一篇:一种带藏线功能的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