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门槛饰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9286.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芬;孙录明;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槛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内饰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门槛饰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后门槛饰板通常起到遮蔽地板钣金及地板线束的作用。若因支撑后排坐垫的功能需要,后门槛饰板延伸到后排坐垫下方,门槛外表面距离地板钣金较远,无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后排乘客坐上坐垫,会把后门槛压变形,使乘客产生塌陷感,同时影响门槛边缘与密封条的配合间隙,降低外观质量。
现有后门槛饰板支撑坐垫的结构形式如图1、图2所示:后门槛饰板通过卡扣及螺钉固定在地板钣金上,门槛边缘压在密封条上。门槛外表面距离钣金较远,自身支撑结构强度弱,支撑效果差。这种结构,后排乘客坐到座椅上,下压坐垫,后门槛饰板受到较大压力,产生变形,使乘客有塌陷感,引起乘客抱怨;门槛压住密封条处没有固定点,零件变形使边缘处会翘起,影响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支撑强度的汽车后门槛饰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门槛饰板总成,后门槛饰板包括饰板本体以及设置在饰板本体背面边缘的卡扣,所述饰板本体的上方设有后排坐垫,饰板本体与汽车的地板钣金固定连接,所述饰板本体的背面焊接支撑座。
所述的支撑座位于后排坐垫的下方,支撑座的底部接触连接在地板钣金上。
饰板本体背面焊接支撑座,支撑座撑在地板钣金上,起到支撑后排坐垫的作用,避免后排乘客坐上去,后排坐垫塌陷的问题,提高饰板强度。同时,防止零件受压后产生变形,使门槛边缘与密封条配合处产生间隙,影响零件装配外观质量。
所述的支撑座呈柱形,包括上底面及侧面,支撑座内部中空。
所述的支撑座的上底面及侧面的横截面呈梯形。
所述的支撑座的上底面设有圆孔。
所述的饰板本体的背面一体成型设有垂直布置的支柱,所述支柱插设在圆孔中,并和圆孔焊接。通过支柱和圆孔进行焊接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且不会改变饰板本体本身的结构。
所述的卡扣包括塑料卡扣或金属卡扣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饰板本体通过卡扣与所述地板钣金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后门槛饰板兼顾支撑后排坐垫的功能,避免单独分出一个零件支撑后排座椅,节省成本,方便安装;
(2)焊接支撑座强度高,相较现有自身支撑座具有支撑面积大,支撑效果好的优点。防止坐垫受压后,产生塌陷,引起乘客抱怨;防止后门槛受压后,产生变形,影响装配外观质量;
(3)塑料支撑座相较金属支架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装配简单等优点,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后门槛饰板背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后门槛饰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门槛饰板背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后门槛饰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饰板本体,11为支柱,2为支撑座,21为圆孔,3为后排坐垫,4为地板钣金,5为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后门槛饰板总成,其结构如图3、图4所示,后门槛饰板包括饰板本体1以及设置在饰板本体1背面边缘的卡扣5,饰板本体1的上方设有后排坐垫3,饰板本体1与汽车的地板钣金4固定连接,饰板本体1的背面焊接支撑座2。其中,支撑座2位于后排坐垫3的下方,支撑座2的底部接触连接在地板钣金4上,支撑座2呈柱形,包括上底面及侧面,支撑座2内部中空;支撑座2的上底面及侧面的横截面呈梯形;支撑座2的上底面设有圆孔21;饰板本体1的背面固定有垂直布置的支柱11,支柱11插设在圆孔21中,并和圆孔21焊接。
饰板本体1背面焊接支撑座2上,支撑座2撑在地板钣金4上,起到支撑后排坐垫3的作用,避免后排乘客坐上去,后排坐垫3塌陷的问题,提高饰板强度。同时,防止零件受压后产生变形,使门槛边缘与密封条配合处产生间隙,影响零件装配外观质量。
卡扣5包括塑料卡扣5或金属卡扣5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饰板本体1通过卡扣5与地板钣金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9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